|
作者 |
釋貫藏 (著)=Shih, Guan-zang (au.)
|
出處題名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20屆)
|
出版日期 | 2009.09.26 |
頁次 | 22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佛教研修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fgu.edu.tw/~buddhist/
|
出版地 | 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屬於華嚴專宗研究所,本文發表於宜蘭縣佛光大學 |
摘要 | 中國佛教之中,與《龍樹論》有密切關係的是釋三論宗與天台宗;尤其是三論宗,更直接在宗名上明白的表示出來。一般的理解,《中論》是說二諦;而此二宗卻又說道三諦。對於這一問題,本文只就三論宗(吉藏)的部份作討論。因為吉藏是以二諦為立義大本,所以這個問題也即是了解吉藏根本大意的問題;也就是;對於《中論》的「一切法性空」,吉藏是以為究竟了義,還是不是。本文盡力於吉藏的二諦、三諦本義的論求,意在探此。吉藏說二諦,又說三諦。經研求後,本文以為:皆是「轉側適緣,無所妨也」。吉藏的二諦正義,是「因緣假有二謗,為表不二宗道」,這即是中假義;中、假,是「中為正宗,二諦為傍」。吉藏的三諦,是以「中、假(理、教、體、用)合論」,或「重二諦」釋之;也就是:吉藏的二諦、三諦,是同一「二諦義」的不同說法。吉藏的中道,即是《中論》的空義;吉藏以「中為正宗」,即是以「一切法性空」為究竟了義。本文最後,一論吉藏釋《中論,24觀四諦品》第18頌的本義。以為印順導師對吉藏的評論是切中的。本文在討論過程,亦兼論及一些有關的現代研究成果,意在相互增明,共同增上。
|
目次 | 一、前言 二、吉藏的二諦說 (一)二諦是教門--「於二諦」與「教二諦」 (二)二諦體 (三)中假義 (四)《中論》的「一切法性空」與吉藏的「不二中道」 (五)吉藏二諦論的豎出特色 三、吉藏的三諦說 (一)以「理教合論」釋三諦 (二)以「重二謗」釋三諦 四、吉藏釋《中論.24觀四諦品》第18頌的本義 五、結論 |
點閱次數 | 1538 |
建檔日期 | 2009.10.02 |
更新日期 | 2023.10.0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