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中國佛教徒對於《金剛經》「無我」、「無相」思想的詮釋=The Ideas of Niratman and Animitta in the Diamond Sutra: A Study on the Chinese Buddhist Interpretations
作者 羅因 (著)=Law, Yan (au.)
出處題名 臺大中文學報=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T.U.
卷期n.22
出版日期2005.06
頁次313 - 358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www.cl.ntu.edu.tw/riki/riki.php?CID=1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金剛經; 我; 人; 眾生; 壽者
摘要《金剛經》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是僅次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篇富最短、流傳最廣的般若經典。中國佛教徒對於《金剛經》的註釋數量非常龐大,僅鳩摩羅什譯的《金剛經》註釋,今存於《大正新脩大藏經》和《卍續藏經》中者,就有不下五、六十部之多。這些註釋對於《金剛經》的「無我」(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思想的詮釋,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本文認為:中國佛教徒對於《金剛經》「無我」思想的詮釋,是可以分作兩大類型的:一、是貼近印度佛學、思想、文化背景的詮釋。二、是完全本土化的中國佛教詮釋。第二類型的註釋,充分呈現出中國文化重視倫理道德實踐的文化特質。至於有關「無相」的詮釋,我們可以發現:因著註釋者的學派背景不同,而在原來的般若思想之外,又附加了唯識思想或如來藏思想等不同的思想系統。
ISSN10132422 (P)
點閱次數1768
建檔日期2009.10.03
更新日期2019.07.0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1209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