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心性、佛性及真性 - 論新道家對儒佛之會通
作者 鄺芷人 (著)=鄺蘭夫 (au.)
出處題名 東海哲學研究集刊=Tunghai Journal of Philosophy
卷期n.8
出版日期2001
頁次25 - 90
出版者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本文曾於2000年5月由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之「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宣讀。
摘要0.0 引言
1.0 儒家之路︰心性與成聖
1.1 心性論︰成聖的主體性條件之分析
1.2 道德實踐的可能性
1.3 成德的必須條件︰性善論的提出
1.4 陸象山之「主體理念論」
1.5 王陽明論「德性立法」與「實踐」
1.5 1 「德性立法」與「道德主體」
1.5 2 道德的實踐
1.5 3 「德性立法」與「道德實踐」合一說
1.6 成聖與自由的無限體
2.0 「佛性」與「如來藏」
2.1 「佛性」與「如來藏」的經典溯源
2.11 「如來藏」經論的「佛性」思想
2.12 《華嚴經》〈性起品〉的「佛性」義
2.13 《如來藏經》及《寶性論》的「佛性」思想
2.14 「佛性」與「一闡提」︰《卾槃經》的「佛性」說
2.141 「一闡提」已斷善根
2.142 「一闡提」也有「善根」
2.143 「佛性」是藉眾緣而成
2.144 「一闡提」的「佛性不斷」
2.2 「佛性」與「阿賴耶識」
2.21 《地論》、《攝論》的「阿賴耶識」
2.22 《楞伽經》的「如來藏」說
2.3 《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說
2.31 「眾生心」就是「如來藏」。
2.32 一心二門。
2.4 《大乘起信論》的特殊意義
2.41 從「性起」《經》到 《大乘起信論》
2.42 「心」的「本覺」與中國佛學
2.5 「佛性」與「真我」
3.0 「新道家」之「修真」與「金丹大道」
3.1 內丹道溯源
3.2 新道家的承傳與流派
3.21 內丹道少陽派
3.211 內丹道南宗之承傳
3.212 內丹道北宗(全真教)的承傳
3.213 伍柳仙宗
3.22 文始派
3.23 其他
3.231 張三豐與武當派
3.232 中和派及其代表人物
3.233 東派與西派
3.3 丹道的極終︰「還虛合道」
3.31 「元神真性」與「識心」
3.32 「修真」與「還虛合道」
4.0 新道家對儒、佛、道的會通
4.1 新道家的「三教合一」之歷史背景
4.11 魏晉南北朝的宗教與學術
4.12 從《弘明集》到《廣弘明集》
4.2 援儒入道︰「心性」與「真性」之會通
4.3 援佛入道與佛道融通
4.31 張伯端與禪宗
4.32 柳華陽之佛道融通
4.33 《性命圭旨》之「佛性」即「真性」說
4.4 儒釋道三教歸一
5.0 結語
ISSN10255095 (P); 10255095 (E)
點閱次數475
建檔日期2009.10.26
更新日期2019.11.2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1423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