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隴東石窟の歷史的意義 -- その佛教史的考察--(下)
作者 鎌田茂雄
出處題名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中輯)
出版日期1995.07
頁次651 - 660
出版者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日文=Japanese
關鍵詞菩薩; 造像; 彫刻; 石窟; 中有
摘要在中國,甘肅省的隴東地區集中了有大小20幾座的石
窟寺. 其中最為重要者,應屬北魏的涇川刺史,奚唐生在
永平2年 (509) 所創建的北石窟寺,及同樣由他在3年 (
510) 所開鑿的南石窟寺. 此外還有王母宮石窟,羅漢洞
石窟,嵩顯寺石窟等許多的石窟存在.

所謂的隴東,係指甘肅省的隴山以東地區,亦就是,
東以子午嶺為界,西達隴山寺,南鄰陝西省的關中平原,
北接寧夏的這片地區. 包含現在的慶陽地區和平涼地區的
範圍. 這塊隴東地帶是海拔 1,100 ~ 1,800米高的黃土平
原,大小的河川形成深深的谷地. 這種紅砂岩的地層因岩
質細且軟,極適合於彫刻. 隴東的石窟群便是在河川的兩
岸及山谷的紅砂岩斷崖面上所彫刻出來的.

慶陽北石窟寺位於西峰市的西南25公里處,蒲河與茹
河的交會地點. 北石窟寺是在覆鐘山山麓的紅砂岩斷崖上
,整片高達20米,南北寬約120米的壁面上所彫出的. 現
在,已被編號的窟龕共有295窟,造像2,126座,題記150
餘,被保存下來.

1925年,考古學者陳萬里先生調查過南石窟寺,雖曾
經預言,與南石窟寺呈相對位置處的北石窟寺之存在,可
是其正確位置始終成謎. 1959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
,在覆鐘山山麓發現了一座石窟,經過調查的結果,這座
石窟據說已可以確認就是傳聞中南石窟寺姊妹窟的北石
窟寺. 1963年,進行正式的發掘,調查,1988年被指定為
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北石窟寺可以稱得上是從北魏
到唐代這期間佛教造像的寶庫,是隴東地區最大的石窟.
尤其是第165窟的高8米的七佛的大立像,及站在兩側的4
米高旁侍菩薩10尊,非常壯觀. 北石窟寺的第165窟正是
七佛窟之名所完成的最早期石窟.

南石窟寺是在涇川縣的東方 7. 5公里的涇河北岸的岸
壁上所開鑿的石窟. 和王母宮石窟相同的位於涇河的河岸
處,距離上來說也相當近. 石窟全部共有 5窟,而第一窟
最大,是於北魏永平三年 (510) 所創建. 此窟也和北石
窟寺相同,是七佛窟. 在這座第一窟中有「南石窟寺之碑
」,可以了解石窟開鑿的年代. 這座碑石目前被收藏在王
母宮石窟的展示室中. 順便一提,這張碑文也被收錄在張
維編的『隴右金石錄』中.

王母宮石窟,是位於聳立在涇川縣城的西方0. 5公里
的涇河和納河的交會點的河岸的宮山山麓. 王母宮石窟是
一般所稱千佛洞,北魏創建的中心柱窟. 有釋迦和多寶佛
的二佛並坐像.

位於涇川縣南方 2公里處的高峰山的山頂上的崇顯寺
石窟,現在雖已沒建築物存在了,此寺是在北魏永
平二年 (509) 所建造. 其「勒賜嵩顯禪寺碑」因係明示
出創建年代的重要史料,而顯出重要性.

隴東地區雖有許多的石窟,但更往涇河的上流地域
的固原周邊處,也存在有以須彌山石窟為首的天都山,掃
竹嶺,龍鳳山,無量山等的石窟,若更朝北行,中寧有座
已被砂所掩埋的石究寺石窟. 如果下涇河,進入陝西省
的話,有彬縣大佛寺石窟. 這個涇川地區真是名不虛傳行
至武威的絲路重鎮,除是交通上,軍事上的重要地理位
置外,更曾也是佛的故鄉. 這篇論文的主目是為
要探究,為何在隴東地區,北魏時代要建造這麼多的石窟
之理由,及查明其歷史的意義,並考察它在中國佛教史
中的定位.
點閱次數361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5.08.1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5200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