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大小兼受戒, 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觀的評較考察
作者 傅偉勳 (著)=Fu, Charles Wei-hsun (au.)
出處題名 中華佛學學報=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Journal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6
出版日期1993.06
頁次73 - 101
出版者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出版者網址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_tw.php?id=12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英文=English
關鍵詞戒律=Precepts=Vinaya=Sila; 中國佛教; 日本佛教; 大小兼受戒; 菩薩戒; 無戒之戒; 佛教戒律; 戒律改革; 中日佛教戒律比較; 戒律改革; 日本佛教戒律
摘要拙論依照佛教學者的共識,首先分辨小乘戒 (即聲聞戒
或比丘戒) 與大乘戒 (即菩薩戒) 的幾點顯著差異. 大體上
說,小乘戒較具自利性格,故為自求證果,嚴於律己; 大
乘戒重菩薩行,故較強調利他的社會倫理. 小乘戒講求一生
受持,大乘戒則更主張永劫受持. 前者純係從他受戒,即以
三師七證 (僧伽代表) 授戒; 後者則以有智有力善語善義能
誦能持的菩薩為中介,強調自誓受戒. 前者偏重他律 (僧團
律法),外戒 (形式主義的有相戒) 及修戒(修道過程中隨
犯隨戒); 後者主張自律 (戒法),內戒 (精神主義的無相
戒) 及性戒 (本性戒或即佛性戒). 前者以別解脫戒為主
,故有二百五十戒 (比丘),三百四十八戒 (比丘尼) 等戒
相,後者則以三聚淨戒 (或五支戒,十無盡戒等) 為根本戒
法. 最後,小乘戒偏重出家主義,以僧團為主為優; 大乘戒
則有強調僧俗平等並重的傾向.

中國佛教就思想義理言,純屬大乘; 獨就戒律言,則基
本上採取大小兼受 (即兼受大乘菩薩戒與小乘比丘戒) 的方
式. 以戒律改革著名的道宣為例,同時並重小乘律藏 (如《
四分律》,《十誦律》) 與大乘戒經 (如《瓔珞經》,《梵
網經》),又時有偏重前者的傾向. 其他大師如智顗亦是如
此 (雖他開創了天台宗的圓頓戒). 雖說禪宗的《百丈清
規》,《禪苑清規》在唐宋叢林有意獨樹風格,但基本上仍
不能看成無有小乘比丘戒夾雜在內的純大乘菩薩戒法.

承繼南山律宗的鑑真和尚遠赴日本傳授中國本位的大小
兼受戒. 但在平安時代,傳教大師最澄大膽進行僧團戒律改
革,全然棄捨小乘戒律,首次建立純大乘菩薩圓頓戒,突破
了中國佛教的大小兼受戒規格. 自此戒律改革後,日本佛
教即與中國佛教分道揚鑣. 到了鎌倉佛教,一方面有道元 (
曹洞宗)與日蓮 (日蓮宗或即天台法華宗) 分別開展的單受
菩薩戒傳統,另一方面又有親鸞 (淨土真宗) 開始的「無戒
之戒」傳統,更進一步突破了最澄所創大乘圓頓戒的原有規
格. 自親鸞直至戰後日本的 (佛教本位) 新興宗教,無戒之
戒傳統漸獲肯定. 由是源於印度佛教的戒律傳統,已在日本
蕩然無存.

在中國佛教界,我們不時聽到對日本佛教無戒狀態的
嚴厲批評. 然而同時也有人認為,傳統以來的我國佛教 (僧
團) 始終假借僧俗戒律高低之分,堅持僧尊俗卑,並未真正
克服小乘出家主義的偏差. 在日本佛教界,也常有學者指摘
中國佛教混淆大乘菩薩戒與小乘比丘戒,未能彰顯大乘佛教
菩薩道的本色; 另一方面又有一批有心人士慨嘆日本佛教的
無戒狀態,深怕終會導致道德危機而不可收拾.

我們評較考察中日佛教戒律觀的根本殊異,首須分開戒
律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雙層問題. 就特殊性言,戒律本身自始
就有「隨犯隨制」的自我調整性格,因此應許各國各地的佛
教有其各自不同的戒律規格. 譬就中日兩國的佛教傳統言,
我們須同情地了解,由於兩國在國體,政情,民族性,風
俗習慣,歷史乃至文化的不同,所展現出來的佛教戒律也就
有各自的獨特風格. 我們於此很難遽下孰是孰非的過早評斷
. 但就聯貫到戒律普遍性問題的中日戒律深層結構予以考察
,則不難發現,各自深層結構的不同. 乃是基於中日佛教對
於大乘佛法真諦的理解把握顯現出來的根本差異. 我們於此
實有必要進行一番批判性反思.

如依『起信論』始覺,本覺之分,則大致可以說,天台
宗為例的中國佛教偏重始覺門,故仍不得不講求小乘所強調
的戒相. 日本天台宗則自始倡導本覺法門,自然容易採取單
受菩薩戒,簡化戒相. 至於親鸞的無戒之戒,源於眾生業障
深重而不可拔的親身體驗,故而強調深心懺悔與絕對他力,
並非刻意棄捨一切戒律,實與天台本覺門的極端化了的旁門
左道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親鸞開始的無戒之戒有否意義,端看每一信徒的宗
教態度與精神健全與否,已不是表面上的道理爭論所能置
答. 正因親鸞之類的獨特宗教人格世上罕見,如果不擇對象
,一味推廣無戒之戒,則恐會導致佛教倫理道德淪喪之險,
而所謂「無戒之戒」,也祇變成「一切皆可為」了.

通過中日佛教戒律觀的評較考察,我所得到的暫定結論
如下:其一. 從日本佛教宗派的發展經驗來看,中國佛教僧
團在日益民主自由化,多元開放化的現代社會,恐怕也會逐
漸顯現宗派化趨勢; 隨此趨勢,各別僧團恐怕也只有自我建
立本身的戒律規格,不受他人干預了. 其二. 中國佛教本身
的多元開放化與宗派化,也自然引起在家道勢力的抬頭,「
僧尊俗卑」或「僧俗平等」的棘手問題也會引起爭論. 其三
,中國佛教僧團傳統以來奉守的大小兼受戒恐會逐漸有所改
革,強調大乘菩薩戒的自律精神與利他精神. 同時,中國佛
教界人士 (不論僧俗) 在戒律改革問題上當會逐漸轉移視線
,強調巨模意義的佛教社會倫理 (兼涉佛教倫理與世俗倫理
的溝通交流) 甚於微模意義的個人修行. 其四. 中國佛教的
多元開放化與宗派化並不等於說,佛教戒律的普遍性意義或
精神將消失不見. 各別佛教僧團或居士團體應在民主原則之
下多所進行公開討論,重新詮釋戒律的根本意義與時代特徵.

無論如何,中國佛教在現代社會須踐行一次戒律改革
,日本佛教戒律改革的成敗經驗應可提供我們一些有益的參
考資糧與思維靈感.

It is commonly understood that Chinese Buddhism
and its offshoot/development in Japanese Buddhism,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former,are both essentially
`Mahayanistic` in doctrinal principles. However,
Japanese `Mahayana` Buddhism is clearly
distinguishable from Sinitic `Mahayana` Buddhism in
terms of `sila/vinaya`. Generally speaking,Sinitic
`Mahayana` adopted a "mixed precepts" system at its
formative stage and has retained this system since
then with little change. In contrast,Japanese
`Mahayana` in the Heian period underwent a rad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ila-vinaya`
imported from China, thus abandoning the mixed
precepts system in favor of the "rounded (perfect)
and subitaneous bodhisattva precepts" system
initiated by Saicho,founder of Japanese Tendai. In
the Kamakura period,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system
was further transformed into what may be called
"preceptless precepts" (mukai no kai),Shinran's
Shin Buddhism being a conspicuous example.

In Chinese Buddhist circles, we often hear
severe criticisms of the preceptless state of
Japanese Buddhism,though there are also quite a
number of Chinese Buddhists who are eager to find a
proper way of modernizing the traditional mixed
precepts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Japanese
Buddhist scholars tend to point out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r inconsistency embedded in the
`sila/vinaya` system of Sinitic
ISSN10177132 (P)
點閱次數1655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7.06.1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5213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