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般舟三昧經》的阿彌陀佛觀=View of Amitaabha in the Pratyutpanna-samaadhi Sutra
作者 陳敏齡 (著)=Chen, Ming-ling (au.)
出處題名 東方宗教研究=Studies in Oriental Religions
卷期n.1
出版日期1987.09
頁次1 - 15
出版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出版者網址 http://cta.tnua.edu.tw/zh/publication_1.htm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東方宗教討論會論集.
關鍵詞即心是佛; 淨土思想; 十方佛; 易行道; 阿彌陀佛
摘要本文試圖從《般舟三昧經》加以探討大乘佛陀觀如何由十方佛的多佛思想演變為阿彌陀佛之一佛思想,並基於此變,分析阿彌陀佛之性質,進而闡釋其在法身思想與淨土思想中所象徵之意義。
首先述及經中十方佛的概念,歸納有二個特點:一是以般若無相的理觀為佛的特質,認為法身即是佛。另一是在禪定態思惟觀察,念於事觀的佛。其次,經中的阿彌陀佛雖具了理佛的性質,但卻是側重於事佛一面的功能。此特色照十方佛的概念中側重理佛之一端看來,在大乘佛陀觀的演變過程中,對真實的佛陀之探討,摸索,已明顯地趨向追求佛陀的無限慈悲的方向而發展。此亦可說明,日後阿彌陀佛被當成救濟的他力佛之象徵的由來所致。
最後,歸納兩點說明般舟三昧經之阿彌陀佛即十方佛:一、以空的理論為媒介,阿彌陀佛一佛和十方佛的思想是通的。二、從佛陀觀的發展過程來看,阿彌陀佛一佛思想是法身思想的人格化,也是十方佛具象化的表徵。
ISSN10139605 (P)
點閱次數1615
建檔日期1998.07.22; 2002.12.18
更新日期2023.04.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253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