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李卓吾研究初編
作者 林其賢 (著)=Lin, Qi-xian (au.)
出版日期1982.05
出版者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甦
畢業年度69
關鍵詞李卓吾; 學術旨趣; 年譜; 思想發展; 六經皆史; 道術合一; 佛學; 中國文學; 文學
摘要李卓吾之歷史評價,四百年來,毀譽不一;然其影響之深遠則已知。唯於其人思想之歷程與夫學術之旨趣,前賢異論紛紜,大抵各照隅隙,未 全貌。玆編之作,即在審知卓吾生平性行之情實,以 其思想形成之緣由,及其學術旨趣之所在。
全文分上、下二篇,另收附篇。上篇為『年譜』,係取李氏文集(焚書、讀焚書、李溫陵集、李卓吾遺書)所收詩文約六百首,譜繫年月,以為根本;參以交遊文字、時輩錄記……編製而成。於卓吾各年行事,力求詳實,尤留意其思想發展之脈絡。
大抵其思想發展可分三期。至六十,為成學階段,六十至六十四,則有一偏鋒之發展;六十四以後,復見轉進。而後兩期所表現者,皆可於第一期中窺見端緒。故能審知其學術思想之脈絡,則其思想之全部歷程亦可得而言。下篇第一章:『李卓吾成學之經過』即述此第一期故事。歸結其主張為:「六經皆史」、「道術合一」,而其用意在會通道俗、等視經權。
六十以後,激 時見,而有落髮一事。唯此事不必作出家解。釐清此情,然後見其出家為假、學佛為真之究竟,而其思想中之矛盾與弱點亦得一明晰之觀察。下篇第二章『李卓吾之佛學』所述者此。蓋卓吾欲於世風有所激警而思變之,然其所倡行者並未能符其初心。何則?其所欲針砭者,委頓之士風,此氣質事;其所倡行者,雄才豪傑氣,亦氣質事。以氣治氣,而其「循理」工夫未至,此氣終不可為恃。把脈聞望,李氏先知病矣;對症下藥,似有弗勝者焉。
別收附篇二文,述其師友與著述。『師友考』述其往來人物,以李氏文集中所見為主,得人六十有一。『著述考』述其成書之專著,或自撰、或批點……得共百種;去其疑偽亦有七十。『年譜』之編成,實得二攷為之基礎。為表著立論原據,故附載焉。上編名曰『歷史』,下篇名以『思想』附篇則為『攷據』,各文次序如此。唯限於時間、學力,此數文並未能盡卓吾思想之全貌;如其十餘年心力所瘁之藏書,晚年盡六載功所成之易因,皆未遑論及。論文顏曰『初編』,蓋識其發軔之意也。

目次一. 歷史篇
(一) 李卓吾年譜
1. 敘例
2. 林李世系表
3. 李卓吾學術淵源表
4. 大事索引
(1)譜前
(2)年譜
(3)譜後
二. 思想篇
(二) 李卓吾成學之經過
1. 靈光初啟
(1)天賦靈根
(2)初綻曙光
2. 潛心修習
(1)五載春官,潛心道妙
(2)六藏南都,談鋒漸發
甲,師龍溪
乙,父近溪
丙,友弱侯
(3)四年滇中,出處意決
3. 耿楚倥與李卓吾
(1)楚倥傳略
(2)耿李交誼
4. 李卓吾之基本思想
(1)論政
(2)論學
甲,綜合與分解
乙,獨尊與並立
丙,經常與權變
(三) 李卓吾之佛學
1. 學佛因緣
(1)現實遭遇
(2)學術風向
(3)性格因素
2. 佛化生涯
(1)根本主張--生死,淨土
(2)輔助理論
甲,世出世法合一論
乙,合一論之泛濫
(3)落髮問題
甲,卓吾落髮之目的
乙,解決方法之缺失
三. 考據篇
(一) 李卓吾師友考
1. 兩京供職 (一五七七年以前)
(1)北京
(2)留都
2. 姚安任守 (一五七七--一五八○)
3. 湖廣隱居 (一五八一--一五九六)
(1)黃安
(2)麻城
(3)武昌
(4)方外
4. 出遊四方 (一五九六年以後)
(二) 李卓吾著述考:敘例
1. 經部
2. 史部
3. 子部
4. 集部
5. 叢書
點閱次數297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5.07.1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338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