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唯識學綱要
作者 于凌波
出版日期1992
出版者東大圖書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種子=bija; 慈恩宗=法相唯識宗=法相宗=Yogacara Buddhism;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苦; 阿賴耶識=阿拉耶識=阿梨耶識=阿摩羅識=Alayavijnana; 佛教; 佛; 色法=r?pa-dharma; 自性=Svabhava; 因果=Cause and Effect=Causality=Causation; 生死=life and death=rebirth and redeath=birth and death=Samsqra; 加行; 五陰=五聚=五蘊=五取蘊=Panca-skandha=Panca khandha; 中道=The Middle Way; 三學; 三性
目次一、緒論
1.唯識學的定義
2.佛教空有兩系的源流
3.印度瑜伽學派的學統
4.中國法相唯識宗的建立
5.近代唯識學的發展
6.唯識哲學所依的經論
二、五位百法
1.《百法名門論》
2.心法
3.所有法
4.色法
5.心不應行法
6.無為法
三、五蘊,四大,三科
1.泛說五蘊
2.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
3.極微是否實體
4.受想行識
5.末那識與阿賴耶識
6.百法與三科
四、五法,三自性,中道
1.五法
2.三自性
3.三無性
4.中道
五、八識
1.人類的感覺器官--前五識
2.心理活動的中心--意識
3.自我意識的中心--末那識
4.宇宙人生的本源 -- 賴耶識
六、種子,現行,熏習
1.萬法種子
2.種子的體性
3.種子的種類
4.種子現行的因果
5.熏習
七、識變,四分,三境
1.三能變識
2.因能變與果能變
3.四緣
4.識所緣,識所變
5.三類境
八、阿賴耶緣起
1.緣生與緣起
2.四緣
3.六因,五果
4.賴耶緣起
九、三雜染與二種生死
1.惑 -- 煩惱染
2.業 -- 業染
3.苦 -- 生染
4.二種死
十、五法,五種,五重唯識
1.五法事理唯識
2.五種,六門唯識
3.三性,五重唯識觀
4.五性各別,頓漸二機
5.斷惑
十一、修唯識行
1.三慧與三學
2.修道的階位
3.資糧位
4.加行位
十二、斷道證果
1.通達位
2.修道位
3.究竟位
4.涅槃
點閱次數959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4.05.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865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