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論佛家的死亡智慧--兼及佛, 儒, 道死亡觀之區別 |
|
|
|
作者 |
鄭曉江
|
出處題名 |
青海社會科學=Qinghai Social Sciences
|
卷期 | n.2 |
出版日期 | 1992 |
頁次 | 83 - 90 |
出版者 |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qhass.org/
|
出版地 | 西寧, 中國 [Xin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出自王雷泉編 《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 |
關鍵詞 | 佛教與儒家=儒佛會通=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佛教與道教=佛教與老莊=Buddhism and Taoism; 死亡與臨終=Death and Dying; 度亡儀軌=Buddhist Funeral Rites and Ceremonies |
摘要 | 佛教創立的基礎,是對世俗生活本質的探究和透悟。相傳出身豪富且尊顯之家的佛祖釋迦牟尼在一次出游過程中,相繼遇上“天神”變化成的病人、老人、死人,深為俗世人生之痛苦所震憾,故決心出家尋求解脫之路,由此便有佛教的誕生。“死”既然是佛家創立的“催化劑”,那當然會成為佛學深究的大問題。事實上,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學,都對死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主要的觀念是:“死”是世俗人輪回“六趣”的環節,只有潛心修行、深悟佛理,由“圓寂”(涅槃)超脫生死,成就佛果。
|
目次 | 一、"死" : 人輪迴"六趣"的中介 83 二、超脫生死 : "涅槃" 86 三、求死之路 : 修行 88
|
ISSN | 10012338 (P); 10012338 (E) |
點閱次數 | 524 |
建檔日期 | 1998.04.28
|
更新日期 | 2019.11.1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