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安梧
|
出版日期 | 1996.05 |
頁次 | 290 |
出版者 | 明文出版社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叢書系列:文海哲學叢刊系列
|
關鍵詞 | 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 佛教心理學=Buddhist Psychology; |
摘要 | 本書先經由類型學的對比,指出中 西方宗教之異同,並由弗蘭克意義治療法之啟發,進一步以之為對比,闡發中國儒道佛三教所隱涵的治療學思維,指出:儒家型的意義治療學所重在於「我,就在這裏」;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所重在「我,向前開啟」;道家型的存有治療學重在於「我,就在天地間」;佛教型的般若治療學所重則在「我,當下空無」;民間善戈王鳳儀提出之五行治療學,則重在「撥陰取陽,進一步以開其,源退一步以培其本。」但願如此,能克服存在的異化,歸復生命之自身。
|
ISBN | 9579364117 |
點閱次數 | 1055 |
建檔日期 | 2004.0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