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箕永
|
出處題名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4 |
出版日期 | 1995 |
頁次 | 162 - 167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關鍵詞 | 般若心經; 八識; 等覺; 義故; 元曉; 如來藏; 六波羅蜜; 波羅蜜多; 金剛三昧經; 心經; 韓國佛教 |
摘要 | 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人曾經試圖解釋《般若心經》。筆者也曾經多次講述《般若心經》,但始終沒有滿意過。最近,筆者在講自己最愛讀的《金剛三昧經論》時,覺得有必要以元曉的觀點來解釋《般若心經》。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現行的《般若心經》沒有反映唯識乃至如來藏思想及其以後的華嚴思想,故覺得有必要,把在字裡行間中隱藏的意義,用後期的大乘思想的用語和思考方式,重新進行再解釋。 |
點閱次數 | 689 |
建檔日期 | 1998.04.28
|
更新日期 | 2018.01.3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