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Some Introspections on Definition of Mahaayaana and Studies of Buddha Nature |
|
|
|
作者 |
古正美 =Ku, Cheng-mei
|
出處題名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3 |
出版日期 | 1998.07 |
頁次 | 21 - 76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出版者網址 |
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新加坡國立大學 |
關鍵詞 | 大乘; 小乘; 佛性論; 瑜伽行派; 心理學 |
摘要 | 過去,許多學者都用「菩薩」此詞作為界定「大乘」此詞的標準。筆者認為,這種用「菩薩」定義「大乘」的方法,到了佛性論發展的時代便完全無效。因在佛性論發展的時代,小乘部派如毗曇和薩婆多等部亦有「菩薩信仰」的現象。由於過去的學者在處理佛性論的問題上有誤讀及錯解佛性論經、論的情形,筆者在討論「大乘」的定義時,為說明大、小乘的佛性觀性質,也將過去學者對大乘或瑜伽行派之佛性論誤解的地方提出分析及討論。此中包括檢討瑜伽行派的「五種性」觀的問題及《大般涅槃經》前、後分經文是否一致的問題等。筆者認為「大乘」一詞沒固定的界定概念,「大乘」一詞也不能永遠套在一個學派上,「大乘」至少在前二期的發展,都是當時帝王信仰的主流學派。 |
目次 | 序論 22 初期大乘的菩薩信仰 26 天親的《佛性論》 31 小乘分別部的佛性觀 32 小乘毗曇與薩婆多等部的佛性觀 37 一闡提 46 《大般涅槃經》的一闡提成佛觀 46 僧肇的《物不遷論》 55 釋道生事件 60 二諦觀 67 毗曇及薩婆多的佛性觀 69 小乘的菩薩信仰 71 佛性論時代的大乘定義 72 結論 73 |
ISSN | 10271112 (P) |
點閱次數 | 2457 |
建檔日期 | 1998.06.20; 2002.03.05
|
更新日期 | 2017.06.2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