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不二境界理念對心經作創新性詮釋=A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Heart Sutra from the Notion of the NO-TWO State of Mind
作者 王守益 (著)=Wang, Shou-yih (au.)
出處題名 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第9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t Education(9th)
出版日期1994.07.16-20
頁次101
出版者華梵佛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ino-Indian Buddhist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中英文提要=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p.101
關鍵詞王守益; Wang, Shou-yih
摘要我們先引進不二境界的理念,然後再詮釋心經. 對任一人而言他的世界只有兩大類:一是所有「被知」的事與物,一是能知的「知者」. 知者的存在應是可以被認可的. 然而知者卻不能被找到,因如果能被找到,此知者已落入被知類的範疇已不能被視為知者了. 因只有兩大類存在,他可以拿掉所有的被知類而讓剩下的知者展現它自己. 在這種情形下,知者已沒被知者;實際上已不是真正的知者了. 最有興趣的,就是這種被知者與知者二者都沒的「不二」狀態. 這很符合金剛經所述的要義,「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心經為釋迦牟尼佛所宣講,是敘述觀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以解脫所有苦厄的事. 敘述的重點是放在本體的空性上,也就是放在既無被知地無知者的不二境界上. 在此境界中,沒任何念頭的生起與滅卻,沒五蘊,沒六根,沒六塵,沒六識,沒十二因緣法,沒四聖諦等等. 佛陀更進一步宣說:所有的佛,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與未來的,全部都是透過這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成就到佛的境地,也就是不二境界的狀態.
點閱次數462
建檔日期2001.02.21
更新日期2015.06.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4701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