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唯識宗轉識成智之理論困難及其消解(上)
作者 吳汝鈞
出處題名 鵝湖月刊=Legein Monthly
卷期n.11
出版日期1976.05
頁次10 - 17
出版者鵝湖月刊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oehu.org.tw/Oehu.htm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法相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Yogacara Buddhism
摘要筆者誌:這是拙文「唯識宗轉識成智理論之問題研究」之後二部分,全文計五部分,為篇幅計只選取這兩部分來發表(略有刪節),好在全文主要意思都在此。關於前三部分之大意,已在這後兩部分中有所表示,故這裏不擬重復交代。又該文原是我在中大研究院的畢業論文,由牟宗三唐君殺二先生指導,謹此附識。

第四部份 唯識宗所表示的轉識成智可能性的理論困難

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中,我們依唯識宗的原意,分別表示出要求轉識成智的原因和轉識成智的確義。在上一部分,則提出確立轉識成智可能性或一般地說的成佛可能性的線索(原則),即是從理論方面確立其必然有與必然可能實現。前者是成佛可能性的本有問題,表示理論上的必然可能性;後者則是成佛可能性的實現問題,表示理論上的必然可能實現。由是二者使成佛為一理論上必然可能的事。跟著我們即據成論說法,介紹唯識宗在這方面的說法,而認定其作為成佛可能性的無漏種子的本有只是經驗本有(1),其作為使無漏種子現起的條件的正聞熏習亦只是一種他緣(條件)。在這部分,我們要對唯識宗的這一成佛理論,即無漏種子經驗本有與待他緣而現起,作一評論,看能否達到預期的理論要求,即從理論方面確立成佛可能性的必然有與必然可能實現的原則。結果,我們發現,唯識宗在這兩方面都有困難,這即是其成佛或轉識成智的理論困難所在。這是本部主要要討論的。另外還附帶評論一下和這有關的問題和觀念,指出其中的困難。至于對這些困難的消解之道的討論,則于下一部分及之。

甲、無漏種子經驗本有

首先看無漏種子經驗本有問題。我們在第三部分介紹唯識宗無漏種子為經驗本有的說法頗詳,現在即就這樣地從理論方面對無漏種子本有的肯認所產生的困難,具體地表示如下:

一、從一方面言,無漏種子倘若是經驗本有,則其有只是一事實,一實然,亦即是一偶然。而作為成佛可能性的無漏種子,對究極言,其自身仍偏向于經驗義,非先驗義,更非超越義(2)。

二、成佛可能性的具有若是一偶然,則有情固可經驗上本有無漏種子,但這亦不必排斥經驗上有不具有無漏種子的有情的出現,故種姓說理論上亦當是可容許的。由是,護法派的一切有情皆本有無漏種子的本有,固是一偶然,而持種子唯本有說的種姓論者的只有部分有情本有無漏種子的本有,則更是偶然中的偶然。因無漏種子本有這一肯認中的本有,已是一偶然,而經驗上那一個有情具有無漏種子,則更是偶然。

三、偶然即非必然,故唯識宗這樣確立其要求作為成佛可能性的無漏種子的本有,與理論上的必然可能有實不相干。

四、從另一面言,凡經驗的結論只能通過觀察而歸納種種經驗事象而得,故只有歸納的一般性與實然性(不管其有效範圍有多大),而無絕對的普遍性與必然性,故這樣經驗地肯認無漏種子本有,亦只有歸納的一般性與實然性,而無絕對的普遍性與必然性。

五、無漏種子的本有既無絕對普遍性與必然性,則其不能作為理論上必然可能有的成佛可能性,便很明顯。

目次第四部份 唯識宗所表示的轉識成智可能性的理論困難 10
甲、無漏種子經驗本有 10
乙、無漏種子待正聞熏習而現起 11
丙、一個修持方面的問題 12
丁、智與真如能否確立為成佛可能性 13
戊、智(淨識)與妄識是一是二? 14
己、智與真如是一是二? 15
ISSN18133738 (P)
點閱次數604
建檔日期2001.10.03
更新日期2020.01.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013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