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 |
王立文
;
黃秀燕
|
出處題名 |
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第5屆)
|
出版日期 | 1999.04.10 |
頁次 | 141 - 158 |
出版者 | 圓覺文教基金會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王立文為元智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黃秀燕為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講師 |
關鍵詞 | 社會團體; 我相; 眾生相; 有情 |
摘要 | 一.研究動機 1.眾生是佛法的中心,根本所繫,體察眾生共存的事實是必要的反思. 案:梵文「薩埵」.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以業力故,在五趣中流轉生死(法華文句四),然而眾生--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組成有情世界,卻以人為五趣中心,是上升下墮的機紐(印順法師,《佛法概論》,頁50-52).佛法是從有情說起,以人類為本而闡述其真義(前引《概論》,頁43),是故探討佛法中眾生和合的共存原則,體察眾生共存的事實,確定人在有情世界的地位,以不辜負此身,此生,是必要的反思. 2.對眾生有合理的覺知,是從因地上思考善緣,廣結善緣的前提.如果把「眾生」比作社會學上的團體系統,對團體系統的知解,不但影響個人表現,也牽引團體動力的運作;面對遽變的社會,個人在追逐成就,形成價值觀,其實都依違著團體系統中的標準:如果,對團體系統,也就是對「眾生」有比較穩健,合理的的觀點,將可以協助釐清自我實現的目標.同時又提升團體系統中優質的文化表現.所以,根本上,合理看眾生,與眾生才有善緣. 3.依佛法修行與欣佛法看團體系統,其意義不同,層次有別,值得再加說明.依佛法修行乃是佛教徒的功課.與單純地跳開信仰的皈依,依佛法思維眾生的結合,培養善待的正念,正見,其層次仍有區別,打比方說:佛法猶如數學中的群論,用在個人修為上的佛法,猶如數學中的自然數論,群論遠較自然數論為廣,高妙的佛法用在「對待眾生」的思考範疇,是更寬廣,自在的層次,因團體系統中的眾生不一定是佛教徒.卻無妨汲取佛法智慧,共同營造精進和諧的團體特質.因此,討論善待眾生的正念,正見,有積極的意義.本文以佛法的若干基本枕念,引申到管理學,社會學中對團體系統的分析,重新詮解對待眾生的一些理念,表達佛法對團體系統的思維啟示,期盼有助于檢討日趨量化,物化的社會形態: 二.研究目的 1.建立務實觀點.個人對眾生緣聚的覺知愈實際,愈可能有合理的態度與作為. 2.消泯信仰與否的分別,結合佛法談社會與管理上的某些問題,不是要扭曲佛法,是以共同分享智慧,使非佛教徒也能取法平正的理念,奉行諸善: 3.提供實踐的啟示本文強調「我相」,也重「眾生相」,其實是呈現正見,這些正見最後要在生活中實踐,才有意義. 三.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a.扼要僻析佛法的基本概念,貫串本文所涉及的社會學及管理學上「大我」的觀點,重新統整,註解.b.蒐集有關的社會學,管理學理論學說,作為本文闡論的基礎.兀資料收集法以業取含 四.研究綱要 甲.對「眾生」理念的體察(即:對「團體系統」理念應有的體察,以下類推) 1.談三法印2.談四相3.談四智菩提4.談五力5.談八正道 乙.對「眾生」制度的體察 1.談四念處2.方談四攝法3.談五戒 丙.對「眾生」現象的體察 1.談四聖諦2.談五毒 五.結論 對「回體系統」理念應1.智慧是從人與事中磨練而來的(證嚴法師語),不能離「眾生.談智慧.2.管理學上對人性及倫理的分析有不足,本文可補充一,二.3.組織運作時,共識的內涵不能停留在社會學所提供的省察,佛法有更深刻的分析,值得借鏡. |
點閱次數 | 494 |
建檔日期 | 2003.08.11
|
更新日期 | 2015.08.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