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原始佛教到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探討
作者 釋如戒 (著)=Shih, Ju-chieh (au.)
出處題名 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 上冊
出版日期2002.06
頁次1 - 55
出版者福嚴佛學院= Fu Yen Buddhist Institute
出版者網址 http://www.fuyan.org.tw/
資料類型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二諦; 阿毘達磨; 原始佛教; 阿含經
摘要在筆者所知有關二諦說的研究成果中,大致上均鎖定在與中觀學派的關係上. 但有關原始佛教二諦思想的起源與開展在初期佛教的《阿含經》中與部派佛教時期的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思想鮮少有學者研究.
有關原始佛教的二諦思想,在現存《阿含經》中,只有漢譯《增一阿含經》的<阿須倫品第八>明顯地說到[二諦] 一語. 而有關二諦思想的內容,我們認為,從漢譯四阿含所使用的諸多二諦譯語例中,如《雜阿含經》卷8的世俗. 出世間之譯例等等,它已區分了二諦說的[概念對隅(對待)性] 所形成之[差異性] 及意味著兩種教法的[教二諦] ,它雖未建立兩種關於真理的想法,但它已預示二諦思想的萌芽與發展之雛形. 又如<第一義空經>並不是沒二諦思想的雛形,祇是在文句上未多說罷了.
其次,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論,雖從早期的六足. 發智七論中,未能如《大毘婆沙論》(《俱舍論》.《成實論》)有明顯地探究二諦思想內容之文,不過,從《大毘婆沙論》以前的論書,特別是世友的《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如與婆沙論作一對照,將會發現兩論在文字上. 內容上的一致性,這其間可能有著承襲性. 另一方面,在婆沙論以前的六足. 發智七論及婆沙論的綱要書──《雜心論》,這前後的八論書雖沒如婆沙論那樣的討論諸家所建立的二諦論,但筆者以為:這或許在有部內部的諸論師,對[二諦] 這論題各有所重. 而主是以[四諦] 說為探究的對象中心,因此,二諦說才會以[附論] 的方式出現或略去不談.
再者,就其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思想發展性而言,在論義的發展中,早期《大毘婆沙論》是依[差別緣建立二諦] 的[事理二諦] ,後來漸著重於假有. 實有的分別,這如後來的《雜心論》.《俱舍論》.《順正理論》等所說的二諦──[假實二諦] ,略有不同.
總上而言,原始佛教的二諦思想,尚未如部派佛教時代的二諦思想,企圖依兩種真理來盡攝佛陀的四聖諦之教的想法. 所以,並未建立一套有系統的二諦思想,反而隱含著一種強烈對比下的積極修行實踐觀的趨向. 另一方面,如從阿含經以降之部派佛教時期,在諸論書所關心的議題,似乎是圍繞在[修行道(法)上] ,這如四念處. 八正道. 七覺支等三十七道品,四聖諦,蘊. 處. 界,……. 因此,二諦說才會以[附論] 的方式出現或略去不談.
點閱次數461
更新日期2014.06.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459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