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當神聖和世俗相遇:宗教組織的形成與發展--以靈鷲山佛教教團為例=When Sacred and Secular Encounter: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Organization The Case Study of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 |
|
|
|
作者 |
劉怡寧 (著)=Liu, Yi-ning (au.)
|
出版日期 | 2002 |
頁次 | 153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nt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臺灣大學 |
系所名稱 | 社會學系 |
指導教授 | 瞿海源 |
畢業年度 | 90 |
關鍵詞 | 靈鷲山; 人間佛教=入世佛教=Humanistic Buddhism=Engaged Buddhism; 人間佛教=入世佛教=Humanistic Buddhism=Engaged Buddhism; 佛教組織=Buddhist Organization; 佛教經濟=寺院經濟=Buddhist Economics; 台灣佛教=Taiwanese Buddhism |
摘要 | 當前佛教團體的入世轉向,乃對台灣的宗教變遷趨勢產生具體的影響效果,使佛教一反過去予人因感慨人生之苦而多想出離世間的印象,轉而從出世情懷走向積極的入世實踐,開展異於過去的宗教表現形式. 靈鷲山佛教教團的興起與發展,可說是傳統佛教的一種創新及轉變,也是佛教群體開始從邊緣位置進行擴張的一個案例. 本文試以靈鷲山發展史為主,探討佛教團體之故得以在台灣宗教環境興起與發展之因,及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課題. 靈鷲山自1979年起,決定從一個禁欲苦修的團體,邁向實踐五大志業的願景,乃源自於神聖面及世俗面的雙重考量. 以神聖面來說,大乘佛教行菩薩道的精神,廣結善緣. 佛法不離世間覺的概念受到側重,使教團基於弘法利生. 慈悲濟世的宗教情懷,從自我修行轉向行菩薩道. 另一方面,人間佛教的潮流,構成當前佛教發展的主流趨勢,靈鷲山為後起的佛教道場,在制度同型壓力下,為避免在宗教環境中居邊緣位置,也試回應這波由志業來推動實踐的潮流. 在選擇性適應. 特殊化的考量下,以文化教育志業為發展目標,將世界宗教博物館志業,提昇至教團的首要志業. 作為靈鷲山僧俗二眾,十年來的戮力推行的組織目標與願景. 期能與既有佛教道場區隔,進而匯聚宗教偏好不同的其他族群. 故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提出與落實,使靈鷲山從一個單純信仰團體,開始轉為兼具宗教權威結構和代理結構的宗教組織. 僧團為宗教權威結構,象徵著宗教價值,統理教團內部的宗教事務,出世修行是他們的終極目標,由此帶動不斷付出與奉獻的內在趨力. 至於弘法接眾. 落實社會志業的過程則被視為是自利利他精神的展現,由此檢測自我在修行上的恆心與開闊度. 相對來說,志業則屬服務代理結構,為教團相應於外在社會的中介體,使教團可與世俗環境保持密切的互動關係. 負責推動志業的俗眾,一方面募集相關資源以實踐志業,另一方面承擔公共服務. 教育. 及慈善等工作. 靈鷲山的護法會信眾對外傳布靈鷲山的理念時,可游走在佛教團體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的雙重角色間,端視對象的接納度而定. 由此,在推廣宗博館的過程中,靈鷲山開發出一批非正式佛教徒. 卻願支持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會員,比起過去還沒發展宗博志業體前,只能從禪修. 法會. 臨終關懷. 朝聖等志業,來開發潛在佛教信徒的階段,將因博物館的公共教育功能,使它有更大的機會在社會擴張. 本文將靈鷲山的發展歷程,視為一個從出世走向入世,秉持神聖到游走神聖和世俗間的過程,理解其組織發展的動態性. 論文 |
目次 | ●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旨趣:台灣宗教景象的初瞥 第二節 文獻回顧:對「宗教市場」概念的回溯 一. 從世俗化理論出發的鳥瞰 二. 從經濟學出發的新典範 第三節 研究旨趣與研究個案之擇定 一. 研究旨趣:組織層次的切入徑路 二. 靈鷲山佛教教團為一個「策略性的研究點」 ● 第二章 理論關懷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理論架構 一. 世俗化理論的否證--神聖和世俗間的交融及張力 二. 宗教社群的前景--公共宗教的轉向 三. 宗教組織的生成過程--兩組概念的引入 四. 一個宗教組織的研究框架 第二節 方法論. 研究方法. 與研究設計 一. 方法論的立場 二. 研究設計與方法 ● 第三章 理念與志業的文化生產過程 第一節 神聖性的追求--修行與菩薩道 一. 理念的工具箱--大乘佛教的行菩薩道 二. 心道法師的理念:從修行認識菩薩道 第二節 世俗面的回應:入世的志業實踐 一. 宗教環境:人間佛教與社會志業 二. 環境. 組織. 及組織目標 第三節 神聖和世俗的交融 一. 首要志業的聚焦與醞釀過程 二. 理念建構:博物館不是道場,道場像個博物館 ● 第四章 理念的擔綱者:僧侶. 修行與實踐 第一節 超凡入聖. 出世修行 一. 日常生活世界的撤守 二. 宗教追尋與徹底的改宗 三. 斷裂與新生 第二節 由聖入凡:生命態度與入世實踐 一. 世界觀的模塑:自我轉換及實體建構 二. 宗教動機與生活 (命) 態度 ● 第五章 志業. 實踐與組織擴張 第一節 動機談論--追隨明師與護持道場 一. 入信的動機及契機 二. 明師尊崇與護持道場 第二節 組織文化的腳本 一. 佛法教育. 修行. 實踐 二. 佛法意義下的宗博志業體 第三節 志業推動與組織發展 ●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遊走於神聖與世俗間 第一節 遊走於神聖和世俗間的靈鷲山佛教教團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展望 |
點閱次數 | 875 |
建檔日期 | 2000.11
|
更新日期 | 2015.07.3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