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唐代敦煌「法華經變」研究=A Study about the Murals of the Lotus Sutra in Tang Dynasty in Dunhuang |
|
|
|
作者 |
楊懿恭 (著)
|
出版日期 | 1996 |
頁次 | 152 |
出版者 |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fu.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 |
系所名稱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李玉珉 |
畢業年度 | 84 |
關鍵詞 | 佛經變相=經變=變相=變繪;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The Lotus Sutra=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敦煌文獻=敦煌遺書=敦煌寫本=敦煌卷子; 敦煌佛教=敦煌學=Dunhuang Buddhism; 唐代佛教=Tang Buddhism; 佛教藝術=Buddhist Art |
摘要 | 關於敦煌的法華經變,前輩學者已做了不少研究;但由於多半偏重探討圖像或風格,而缺乏信仰背景與思想意涵之分析,相關史料亦未做充分運用,因此仍值得再探。綜觀敦煌法華經變的發展,本文選定最重要的唐代做討論,並將範圍限定表現全經、構圖完整的作品;其他「二佛並坐」、「觀音經變」、「文殊普賢變」等單品題材,考量其獨特系統與個別脈絡,故暫捨不論。本文共分五個章節:第一章「前言」: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導出本文的問題中心。第二章「唐代敦煌法華信仰」:利用僧傳、造像記、寫經題記等史料,以及敦煌的法華經、疏寫卷,并法華變文等,討論唐代敦煌的法華信仰與思想。第三章「法華經變圖像討論」:以經文比對為基礎,討論法華經變的取材、構圖、圖像,以及各年代的表現特色;再從法華經變的特殊構圖,討論圖像與義理的關連。此外,並略探法華經變源流與長安壁畫之關係。第四章「石窟配置與義理分析」:「石窟配置」的討論,乃從繪有法華經變的唐代石窟中,觀察法華經變的位置變化;並從石窟整體配置中,觀察出與法華經變畫在同一壁面,或是相對壁面的對稱位置者,多為觀經變、彌勒經變、華嚴經變等,進而根據經文解讀此現象。「義理分析」,則從法華經變最常出現的品類,歸納其思想內涵;而這些圖像的義理詮釋,完全根據流傳於唐代敦煌的法華註疏本,以期還原當時的圖像意涵。第五章「結論」:由流傳於敦煌的法華寫經、法華思想、法華變文,發現敦煌法華信仰受長安佛教影響極其深遠。而法華經變更是由長安傳入,其圖像內容旨在表現「一佛乘」與「如來法報化三身」思想。而受淨土變的刺激,法華本身的「報身淨土」意涵,在經變上表現突出,因而形成類似淨土變的構圖。 |
點閱次數 | 460 |
建檔日期 | 2004.05.14
|
更新日期 | 2023.01.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