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六群比丘」、「六眾苾芻」與「十二眾青衣小道童兒」--論佛典中「數.(群/眾).名」仿譯式及其對漢語的影響=An Example of the Influence of Syntactic Loan in Buddhist Texts on Chinese Grammar: From Indic vagga/sangha/parisa/gana to Chinese Zhong(眾) |
|
|
|
作者 |
蔡奇林 (撰)=Tsai, Chi-lin (compose)
|
出處題名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9 |
出版日期 | 2004.07 |
頁次 | 37 - 72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出版者網址 |
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
關鍵詞 | 佛經語言; 仿譯; 佛典漢語; 六群比丘; 六眾苾芻; 量詞; 眾; 歷史語言學; 漢語史; 譯經=The Translation of Sutra; 釋經=The Explanation of Sutra; 語言學=Linguistics |
摘要 | 佛教譯經中有很多從古代印度語言摹借而來的仿譯語。研究了解這些仿譯現象,有助於正確釋讀佛典,並可一窺譯經語言對漢語的影響。 本文通過漢譯佛典與巴利語佛典的對讀,揭示「六群比丘」與「六眾苾芻」兩個來源相同的「數.(群/眾).名」(數詞+(群/眾)+名詞)仿譯詞組,包括它們的源語結構及意義。接著,探討兩類通過仿譯輸入的「數詞+眾」結構,以及伴隨而來的一批具能產性的「~眾」仿譯詞。並從歷史語言學的角度,考察這些「數詞+群/眾」仿譯結構進入譯經之後,如何與漢語固有的「數量結構」交互影響。考察結果顯示,「六群比丘」(數.群.名)譯式並未影響漢語,但兩類「數詞+眾」結構則給漢語帶來了一類活躍於明清小說的,指稱僧人道士的個體量詞「眾」,以及一個使用於佛教本國撰述的準集體量詞「眾」。文中並考察漢籍史書文獻的個體量詞「眾」及其來源,同時進一步揭示「眾」從「集體名詞」虛化為「個體量詞」的過程,及其背後的推進力量、演變法則以及機制。 |
目次 | 一、引言 二、「六群比丘」與「數.群.名」仿譯式 (一)「數.群.名」仿譯式 (二)「數.群」仿譯式 (三)「數.群.名」與「數.群」仿譯式對漢語的影響 三、「數.眾.名」仿譯式與「數詞+眾」結構對漢語的影響 (一)「六眾苾芻」與「數.群.名」仿譯式 (二)二類外來的「數詞+眾」結構 (三)表群體述的「數─眾」結構與「~眾」仿譯詞 1.表群體數的「數-眾」結構及其對佛教本國撰述的影響 2.「~眾」的仿譯詞 (四)表成員數的「數-眾」結構與個體量詞「眾」的產生 1.譯經中表成員數的「數-眾」結構與作為名詞的「眾」 2.明清小說中的個體量詞「眾」及其來源--附論其他漢籍文獻的個體量詞「眾」及其來源 3.從集體名詞「眾」到個體量詞「眾」的演變機制 四、結語:語際接觸的迎與拒 |
ISSN | 10271112 (P) |
點閱次數 | 2449 |
建檔日期 | 2004.08.06
|
更新日期 | 2017.06.3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