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重訪人文主義 -- 從沙特、海德格、德希達到牟宗三=Humanism Revisited--From Sartre, Heidegger, Derrida to Mou Tsung-San
作者 林鎮國 (著)=Lin, Chen-kuo (au.)
出處題名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Philosophical Journal
卷期n.5
出版日期1999.01
頁次197 - 215
出版者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thinkphil.nccu.edu.tw/main.php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人文主義=Humanism; 牟宗三=Mou Tsung-San; 新儒家=Neo-Confucianism; 後現代=Postmodern; 沙特=Jean-Paul Sartre;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摘要八○年代重新引發的現代/後現代爭論, 其中重要的側面即是人文主義與反人文主義之間的爭論。如菲利與雷諾於1985年出版《六○年代法國哲學: 論反人文主義》時指出, 作為所謂「後現代」的法國哲學家--傅柯、德希達、鮑迪、拉康、阿圖塞等, 他們即表現出濃厚的反人文主義傾向。菲利與雷諾於1988年的《海德格與現代性》中, 再度從「海德格案」追溯當代反人文主義的源頭, 重新梳理本世紀人文主羲與反人文主義的糾結與消長, 並站在啟蒙傳統的立場, 擔憂反人文主義對民主與人權的斲傷, 在當前跨世紀之際的確值得吾人關切。本文即是從上述的脈絡, 重新省察新儒家(以牟宗三為主)對人文主義的反省, 顯豁其與當代思潮的義理關聯, 在「脈絡重置」下對比出新儒家思想的特色與限制。本文將牟宗三的人文主義思想重新置於由沙特〈存在主義與人文主義〉、海德格的〈人文主義書簡〉和德希達的〈人之目的/終結〉所構成的論述脈絡中, 指出關於人的書寫的反省是今天對人的反省所必要的一環。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Mou Tsung-san's (1909-1995) reflection on humanism in early 1950s back into a more complicated post-war intellectual and philosophical context. Jean-Paul Sartre's " Existentialism as Humanism", Martin Heidegger's "Letter on Humanism" and Jacques Derrida's "The Ends of Man" are woven as the backdrop in which Mou's Neo-Confucian metaphysics of moral subjectivity is highlighted.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insights and oversights implicit in Neo-Confucian writing of man as exemplified by Mou can be made explicit through Derridean grammatology.
ISSN10276076 (P); 10276076 (E)
點閱次數598
建檔日期2004.11.26
更新日期2019.07.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6596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