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8至10世紀敦煌尼僧研究=Study on the Dunhuang Nuns in the Eighth to Tenth Century
作者 石小英 (撰)=Shi, Xiao-ying (compose)
出版日期2008.10.31
頁次4 - 286
出版者蘭州大學=Lanzhou University
出版者網址 http://www.lzu.edu.cn/
出版地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蘭州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文獻學
指導教授陸慶夫
畢業年度2008
關鍵詞8至10世紀=From the 8~(th) to 10~(th) century; 敦煌=Dunhuang; 尼僧=Nuns
摘要尼僧,是指專門從事佛教活動的出家女性,包括沙彌尼、式叉尼和比丘尼。一方面,這些尼僧作為出家女性,宗教身份賦予了她們以獨立的社會地位和追求自我存在價值乃至宗教理想的權利。與世俗女性相比,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信仰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使得她們享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更多的自由,使其生活與世俗女性的生活相比更豐富多彩。再加上女性不同於男性的身心特徵,又使她們與男性僧人有很大的區別,故研究她們的生活狀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有著特殊的意義。目前,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佛教中的女性進行了研究,總的來說,主要是對《比丘尼傳》文本本身的考訂和史料的辨析等的研究,以及對尼僧的宗教及社會生活的某個具體方面,進行了闡述,很少有對尼僧進行系統研究,本文在前輩研究基礎上,試圖利用豐富的敦煌文獻,主要對8至10世紀敦煌尼僧進行系統研究,以期對了解中國古代整個尼僧的宗教和社會生活有所裨益。全文除前言外共分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佛教在敦煌的傳播與發展,佛教自西漢傳入後,在敦煌歷經西晉、東晉十六國、隋的傳承,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支持,在唐、吐蕃、歸義軍統治時期,達到了全盛時期。在當時敦煌寺院林立,僧尼數目大增,寺院經濟發達,石窟建築增多,佛教發展顯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局面。第二章從世俗女性出家的原因、出家程序及尼僧教團組織三個方面論述了敦煌尼僧及教團組織的形成。指出了女性出家的原因複雜多樣,既有個人、家庭的因素,又有歷史的、宗教的、經濟的因素,突出了女性出家程序相對於男性不同的特點,並對這些女性出家後組成的尼僧團組織即五尼寺的概況作了說明。第三章主要論述了敦煌尼僧的佛事活動,如營建石窟、六時禮懺、安居、觀想、講經、布薩、水陸道場及各種佛教節日等宗教活動,指出了由於性別的差異,女性僧人在這些宗教活動中同男性僧人有所區別,突出了尼僧在宗教活動中的特點。第四章主要對敦煌尼僧的私有經濟和尼寺經濟的形成及發展分別作了論述,指出了敦煌尼寺擁有田地、果園、糧倉、油坊、牲畜、車輛及依附人口—寺戶,尼寺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借貸業很發達,尼寺經濟完全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尼僧作為尼寺中的一員,從事各種社會生產活動,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並揭示了與僧寺經濟的不同特點。第五章從敦煌尼僧的生活方式、敦煌尼僧與家庭的關係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幾個方面勾勒揭示了8至10世紀敦煌尼僧真實的社會生活,指出了敦煌尼僧大多直接住在世俗家中,與​​世俗家庭關係緊密,在世俗家庭中擁有一定的地位。第六章主要論述了敦煌尼僧的財產處理及喪葬風俗,指出了8至10世紀的敦煌尼僧私有財產及處置情況,並說明了其喪葬活動既有濃厚的宗教特點,又有世俗化的傾向。第七章論述了政府對尼僧和尼寺的管理,突出了政府對尼寺管理與僧寺管理的不同。第八章列舉了對敦煌佛教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典型尼僧人物及其主要事蹟。指出這些尼僧賢淑溫柔、聰慧超群、精進修道、精嚴佛法,是敦煌尼僧中的精英。結語部分對全文進行了概括說明,並指出研究本論文的重大意義。

The nuns refer to the women who are engaged in the activities of Buddhist in their full lives, including novices Niger, Nigeria and nuns of the fork. These women as the nuns,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is endowed with them an independent social status, pursuit of self-worth and the right to religious ideals. Compared with secular women, both in life and in the belief have quite different, which makes them have more space and more freedom, and the lives more colorful. Besides, women hold different physical and ...

目次摘要
緒論
 第一節 選題緣起
 第二節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界定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史回顧
 第四節 基本材料與研究方法
 第五節 本論文的創新點
第一章 佛教在敦煌的傳播和發展概況
第二章 敦煌尼僧的形成及其教團組織
 第一節 世俗女性出家原因
 第二節 從俗人到尼
 第三節 尼僧團的形成過程
第三章 敦煌尼僧的佛事活動
 第一節 石窟營建活動
 第二節 尼僧的修習活動
 第三節 尼僧的社會宗教活動及收入
第四章敦煌尼僧私有經濟及尼寺經濟
 第一節 敦煌尼僧私有經濟
 第二節 尼寺經濟
第五章 敦煌尼僧的社會生活
 第一節 敦煌尼僧的生活方式
 第二節 尼僧與社會及家庭的關系
 第三節 尼僧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六章 敦煌尼僧的財產處理及喪葬
 第一節 敦煌尼僧財產及處置
 第二節 尼僧喪葬及風俗
第七章 政府對尼僧及尼寺的管理
 第一節 政府對尼僧的管理
 第二節 政府對尼寺的管理
第八章 敦煌尼僧中的突出人物
主要參考文獻及論著目錄
讀研究生期間發表的論文
後記
點閱次數303
建檔日期2010.09.13
更新日期2022.03.0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7272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