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法‧有法」的世界觀 -- 比較正理‧勝論學派與早期佛教的世界構造=The Worldview of Dharma-dharmin: Comparison the Worldstructure in Nyaya-Vaiwesika and Early Buddhim
作者 郭瓊瑤 (著)=Kuo, Chiung-yao (au.)
出處題名 揭諦=Aletheia=NHU Journal of Philosophy and Life Education
卷期n.19
出版日期2010.07.01
頁次75 - 102
出版者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
出版地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南華大學外文系講師
關鍵詞法=Dharma; 有法=Dharmin; 世界構造=Structure of the world; 正理‧勝論學派=Nyaya-Vaiwesika; 阿毘達磨=Abhidharma; 阿南巴達=Annambhatta; 論理學綱要=Tarkasamgraha
摘要印度婆羅門正統派之一的「正理‧勝論學派」( Nyaya- vaiwesika)以〈實體、屬性、動作、普遍、殊別、內屬關係、無〉七個範疇(padartha;句義)統括一切的存在。他們對於〈屬性與實體〉、〈普遍與個物〉給予嚴密的區分;換言之,重視「法(dharma)與有法(dharmin)」的區別,而且強調「普遍」為實在。本文以十七世紀阿南巴達(Annambhatta)所作《論理學綱要》(Tarkasamgraha)來說明此學派像積木般的世界構造。另一方面,也有不明確區別「法與有法」的學派,如佛教等。本文以早期佛教為例,創始者的佛陀不承認事物的實在性,也不關心世界的構造;事實上,爾後的佛教,除了阿毘達磨哲學以外,大多採取這種立場。阿毘達磨哲學與正理‧勝論學派類似,「法」與「有法」的關係也是凜然有別的,證明這個學派具有實在論的傾向,這是很有趣的。

目次壹、前言 76
貳、正理‧勝論學派的世界構造 77
參、早期佛教的世界構造 88
肆、總結:法與有法的關係 95
ISSN10284583 (P)
點閱次數596
建檔日期2011.01.03
更新日期2018.01.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7378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