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以心身安頓為著眼對「住地」的哲學檢視:做為佛教住地學說的奠基工程 |
|
|
|
作者 |
蔡耀明=Tsai, Yao-ming
|
出處題名 |
法鼓佛學學報=Dharma Drum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9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頁次 | 1 - 52 |
出版者 | 法鼓文理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dila.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關鍵詞 | 住地; 心身安頓; 無自性; 《阿含經》; 《般若經》 |
摘要 | 本文以住地課題為焦點,以心身安頓為著眼,展開以概念、視角、與觀點為要項的哲學檢視,從而奠定佛教住地學說建構上的基礎工作。如此的研究主題,以心身安頓為著眼,也就是將所要觀看的角度,設定為生命歷程當中的心身變化,或心身一再地經歷結合又解散的波動或震盪,追問要如何安頓,或要安頓在什麼境域,所謂的心態和身體,才算是確實安頓了。由於以心身安頓為著眼,進行住地課題在概念、視角、與觀點的哲學檢視,這對於建構佛教的住地學說,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奠基工程。主要的文獻依據有二,一為佛教解脫道的《阿含經》,另一為佛教菩提道的《大般若經.第四會》。既然以打造佛教的住地學說之基礎為要務,在文獻的依據上,理應包含解脫道與菩提道而不偏廢,並且特別考量經典在修行道路教學的基礎性格,因此《阿含經》和《大般若經.第四會》,即列為首選。在論述的行文,本文由如下的十節串連成。第一節,「緒論」,開門見山,帶出研究主題,並且逐一交代論文初步的構想與輪廓。第二節,解明關鍵概念,包括住地、此生住地、無自性、空、心身安頓。第三節,將提問意識顯題化,問及何以關切心身安頓,怎樣關切心身安頓,以及怎樣從心身安頓之關切,提出有關住地的論題。這不僅說明《阿含經》在心身安頓的關切與教學,而且凸顯《大般若經.第四會》在心身安頓更為廣泛的關切與教學。第四節,討論心身安頓與此生住地之間可能的關係。將可能是連續光譜的眾多觀點,以對比的方式,分成二邊。一邊認為,「土地/所在」可藉由特別被看重的地緣關係,充當有情安頓心身的依靠;另一邊則認為,「土地/所在」無常而變動不居,根本不適合去安頓任何的事物或有情。第五節,依據《大般若經.第四會》,一方面,著眼於生死輪迴的流程,另一方面,著眼於諸法實相的道理,觀看此生住地,進而提出觀看的論點。第六節,從生死輪迴的脈絡,顯發出實事求是的住地遷移觀,討論佛法在住地課題做出什麼樣的教學說明,以及打開怎樣的視野。第七節,整理出四個論點,說明大乘菩薩藉由安住於般若波羅蜜多之修學,達成心身安頓。第八節,從生生世世持續修行的脈絡顯發的住地遷移觀,包括從過去生延伸到這一輩子,以及從這一輩子延伸到未來生。第九節,引導有情安住三乘之修學以助成有情的心身安頓,此之謂「格局廣大的、高超出路導向的心身安頓」。第十節,「結論」。本文在研究主題的探討,可以扼要整理成如下的五個論點。其一,放眼生命起伏不定的流程,任何的住地,包括此生住地,都是無自性的。其二,任何的住地,就其單純為住地而論(abiding-place per se),由於是無自性的,都不足以單獨做為心身安頓合格的選項。其三,若以為心態和身體可永久或固定安頓在任何的住地,則不僅見解不正確,埋下情意攪動的禍根,而且造成心身誤置(a misplaced reliance concerning mind-body)的局面。其四,大乘菩薩以安住於般若波羅蜜多之修學,達成心身安頓。其五,大乘菩薩以引導有情安住於三乘之修學,助成有情的心身安頓。
|
目次 | 一、緒論 5 (一)研究主題 5 (二)研究背景 6 (三)文獻依據 6 (四)學界研究概況 7 (五)研究進路與方法 9 (六)論述架構 10 二、關鍵概念的解明 10 (一)住地、此生住地 11 (二)無自性、空 11 (三)心身安頓 12 三、心身安頓成為關切與教學的重心 14 (一)心身安頓何以成為關切的重心 14 (二)《阿含經》在心身安頓的關切與教學 16 (三)《大般若經.第四會》在心身安頓更為廣泛的關切與教學 21 四、心身安頓與此生住地之間可能的關係 24 五、《大般若經.第四會》以生死輪迴與諸法實相為著眼所觀看的此生住地 27 (一)著眼於生死輪迴的流程 28 (二)著眼於諸法實相的道理 28 (三)雙重角度的論述 30 六、《大般若經.第四會》從生死輪迴的脈絡顯發的住地遷移觀 30 七、大乘菩薩以安住於般若波羅蜜多之修學達成心身安頓 32 (一)安住於般若波羅蜜多之修學 33 (二)徹底認清關聯事項是否具備可被居住性 34 (三)相續不斷地經營可長可久的修行道路 35 (四)於一切法無所攝受之禪定與智慧 36 八、從生生世世持續修行的脈絡顯發的住地遷移觀 37 (一)從過去生延伸到這一輩子 38 (二)從這一輩子延伸到未來生 40 九、引導有情安住三乘之修學以助成有情的心身安頓 43 十、結論 44 |
ISSN | 19968000 (P) |
點閱次數 | 1664 |
建檔日期 | 2013.07.23 |
更新日期 | 2021.01.1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