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戰後臺灣佛教雜誌的發展:以在臺復刊後的《海潮音》月刊為主(1949-2010) |
|
|
|
作者 |
楊書濠 (著)=Yang, Su-how (au.)
|
出處題名 |
佛教圖書館館刊=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Buddhist Libraries
|
卷期 | n.55 |
出版日期 | 2012.12.01 |
頁次 | 23 - 43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
出版者網址 |
https://gayafund.gaya.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主題:專題論述 |
關鍵詞 | 海潮音; 佛教雜誌; 樂觀; 印順; 妙然; 了中; 善導寺 |
摘要 | 民國8年(1919)由《覺社叢書》改為月刊的《海潮音》,誕生在中國新、舊文化思想交替衝擊的社會中,當時中國經歷了南北分裂的軍閥割據時期、北伐成功後的剿匪動亂時期及八年艱苦的對日抗戰時期,在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下,一部與宗教有關的期刊雜誌卻能屹立不搖的持續出刊,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其影響除了發揮導正動亂不安人心外,對當時佛教界改革運動思潮的引導,也起了推波助瀾的大作用。戰後受到國共內戰的影響,在中國大陸發行的許多雜誌紛紛停刊,《海潮音》也隨著中華民國政府的遷臺在臺復刊,然而何以《海潮音》能有此能耐,未被艱困的時代環境所擊潰,甚至持續發刊於現今的臺灣社會?大陸來臺復刊的《海潮音》,早期主要的訂閱者為中國各省的佛教徒,因此編輯的方向以中國大陸漢傳佛教的讀者為主,然而雜誌社在臺復刊後,主要的訂閱者為海外與臺灣島內的佛教徒,編輯方向是否因此而有所轉變?《海潮音》的發行、編務組織,以及主編人事如何演變?在不同風格的主編所主持下的《海潮音》,編輯的特色與重心又如何轉變?在戒嚴時期的特殊社會體制下,《海潮音》的政治立場為何?又如何與讀者進行交流互動?針對上述問題的釐清將有助於了解戰後臺灣佛教雜誌發展的一個面向,也希望透過本文章的研究,能夠對《海潮音》這部期刊在臺發行與編務的狀況及內容,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
目次 | 一、前言 23 二、《海潮音》月刊在大陸時期的發展概況(民國9年至民國38年) 24 三、《海潮音》月刊的遷臺經過與初期的發展概況 26 (一)戰後(民國34年至民國38年)《海潮音》在大陸的編務與發行 (二)遷臺初期(民國38年至民國41年)復刊後發行與編務所遭遇的困境 四、印順法師主持《海潮音》月刊時期(民國42年至民國54年) 29 (一)印順法師主持《海潮音》月刊時期編務與發行的演變 (二)印順法師主持《海潮音》月刊時期的編輯立場與風格 五、樂觀法師主編《海潮音》月刊時期(民國55年至民國65年) 34 (一)樂觀法師主編《海潮音》時期編務與發行的演變 (二)樂觀法師主持《海潮音》月刊時期的編輯立場與風格 六、善導寺主持《海潮音》月刊編務時期(民國65年至民國101年) 37 (一)妙然法師接任編務時期(民國65年至民國86年) (二)了中法師接任編務時期(民國86年至民國101年) 七、結論 39
|
ISSN | 10267263 (P) |
點閱次數 | 1050 |
建檔日期 | 2014.01.10 |
更新日期 | 2017.06.2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