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佛教非我說析論及其相關問題之釐清:離蘊之我、化約論與消除的無我論 -- 以《雜阿含經》為主要依據 |
|
|
|
作者 |
凃均翰 (著)=Tu, Chun-han (au.)
|
出處題名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10
|
出版日期 | 2010 |
頁次 | 91 - 110 |
出版者 | 華嚴專宗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huayencollege.org/frameset.html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一年級。
|
關鍵詞 | 緣起; 無常; 空; 中道; 非我 |
摘要 | 佛陀依於緣起法提出無常觀、空觀與中道之說,也據此提出非我說。佛教的非我說,乃將個人解析為五蘊之構成部分,並以無常觀一一檢視這五蘊中任一部份都是由條件促成且隨條件改變而不斷變化,因此都不能被認定為固定不變的自我。然而,佛教的非我說也面對一些挑戰與誤解,其中或以離蘊之我的存在來質疑佛教之非我說,或將佛教之非我說視為一種化約論或是消除之無我論,而本文擬以《雜阿含經》中所記載關於佛教非我說之論述,回應與釐清上述非我說之相關問題。 根據《雜阿含經》,個人之構成不出五蘊之範圍,而離蘊之我的存在,只是一種想像之虛構,缺乏經驗事實之根據。此外,佛教的非我說並不能說是一種化約主義,因為佛教以空觀說明五蘊本身也是由條件促成不斷變化,欠缺本身固定不變的存在,因此即使五蘊本身也不能被認定為一種本質性的存在,而化約主義即為另一種型式的「常見」。然而,佛教雖以空觀說非我,說明個人欠缺本身固定不變的之存在,這並不表示佛教的非我說是一種消除的無我論,因為這是走向了另一種極端的「斷滅見」。佛教依於緣起法則提出遠離相對兩邊,正確認識世界的方式,即為中道說,由此說明「有/無」等相對概念,無法對生命的動態流程做出適切的形上學論斷。據此,佛教也以中道來說非我,即不陷入語言層次中以斷常或有無等相對兩邊來斷定自我之存在。佛教提出非我說的目的並不是要證明自我存在與否,而是說明任何被認定是自我的東西,實際上都缺乏經驗事實的根據,並據此將世人對於自我觀念的執取,轉化為正確觀察生命相續變化流程的智慧,斷除其對於自我的無明與貪愛,從而解脫生死輪迴之苦。
|
目次 | 前言 92 一、佛教的主要觀念 92 二、五蘊(陰)與五受陰 96 參、佛教的非我說及其相關問題 98 結語 108 |
點閱次數 | 266 |
建檔日期 | 2014.03.28 |
更新日期 | 2022.01.2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