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釋性禪 (著)
|
出處題名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12
|
出版日期 | 2012 |
頁次 | 173 - 192 |
出版者 | 華嚴專宗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huayencollege.org/frameset.html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法鼓佛教學院佛教系碩士班四年級。 |
內容註 | |
關鍵詞 | 五教判; 三宗; 三教; 澄觀; 一心真如 |
摘要 | 在唐朝時期,儒、釋、道三教發展形成了對峙的局面,三家各說互相攻詆,因而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到會昌五年(841年),唐武宗毀佛的二百多年間,未曾停止過。因此,圭峰宗密大師既是華嚴宗人,也是禪宗人,就興起三教調和,頓漸合一,禪教融合的思潮,也影響後來的永明延壽大師等等。宗密最初傳承荷澤宗的禪法,後來又從澄觀學《華嚴》,主要思想是繼承智儼以後的性起說,也精研《圓覺經》,早年也曾學儒,主張佛、儒一源;以《圓覺經》、《大乘起信論》為基礎來合會禪、教,由一真如心開展二門的思想,認為一真法界有性起、緣起二門;且以「經是佛語,禪是佛意」作為禪、教融合的方法,且以教的三種相應禪的三宗,即密意依性說相教和會禪宗息妄修心宗相合;密意破相顯性教和禪宗泯絕無寄宗相合;顯示真心即性教和禪宗中直顯心性宗相合。所以,宗密將華嚴宗和荷澤宗融為一體,是為華嚴禪,代表了佛教內部的統一,用此基礎上,以佛教融合儒、道,而有三教合一的內容,突顯了佛教之廣大融通。宗密的華嚴禪思想對以後的中國佛教、日本及朝鮮佛教都有深厚的影響。在宗密的著作《原人論》中,探究人的本源,第一先「破迷執」,破斥習儒、道者的迷執;次在「斥偏淺」中破斥習佛不了義教者的偏淺,而將佛教分為五等,即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一乘顯性教,接著批判人天等四教的教義;在第三「直顯真源」中,以一乘顯性教頓指「一真心體」為佛了義實教;最後又「會通本末」中,明華嚴一乘的教旨,將以前所破斥的諸教會歸一真源性。他受荷澤禪法很深的影響,所以在宗密的種種議論裏,都看得到他以靈知之心為本源來和會儒、道二家。 在慧苑的判教體系中最淺的是「迷真異執教」,其包含印度外教與中國儒、道的思想,其判教體系啟發了宗密,兩人的判教雖有些相似,思想上有些聯繫,而宗密不同於法藏之五教判,莫非也受了慧苑四教判的影響。慧苑在其所撰《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的四教判,評論了自印度到中國佛教的各家教判後,引用《寶性論》四種眾生之說,依此而立迷真異執教、真一分半教、真一分滿教、真具分滿教四教判;所以,澄觀批判慧苑第一種的迷真異執教是採取印度九十五種外道中的思想;而宗密會通的手法則以「迷執」來指稱儒、道二教,其談論外教的本源論,目的是為了將其會通於佛教,顯示出中國固有思想與宗教的包容態度。所以,華嚴禪的方法就是三教合一、禪教合一和頓漸合一的融合論,宗密在此基礎上融合禪門與教門,和會荷澤宗和華嚴宗,以顯示華嚴的事事圓融的禪宗境界,會契佛的「以心印心」的設教標心之意。 |
目次 | 一、前言 175 二、宗密大師的《原人論》五教判的思想 176 (一)由一心展開對五教的解釋 (二)以佛教合會儒、道二家本源論 三、宗密禪宗融合論思想 180 (一)宗密在《疏鈔》中和會禪宗的方法 (二)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和會禪宗的方法 四、宗密的華嚴禪教合一論 185 (一)對清涼澄觀的思想繼承和發展 (二)以三宗會通三教 五、結論 189 |
點閱次數 | 445 |
建檔日期 | 2014.05.29 |
更新日期 | 2022.01.2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