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清廷漢傳佛教管理制度淺析=Imper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on Chinese Buddhism
作者 林志剛 (著)=Lin, Zhi-gang (au.)
出處題名 宗教學研究=Studies on religion
卷期n.1
出版日期2010.03
頁次68 - 74
出版者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s://daoism.scu.edu.cn/taoism/list.html?cId=1
出版地成都, 中國 [Chengd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武漢工業學院人文系、廈門大學哲學系
關鍵詞清代; 漢傳佛教; 管理制度
摘要清代漢傳佛教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滿族統治者的文化和宗教策略之上的。根據政教分離、王權高于教權的宗教管理模式,清初的統治者借鑒前朝的宗教管理經驗,建立了系統有效的佛教管理機構和僧官制度,實施了資格審查制度、官方登記制度和定額管理制度,從而較好地掌握了佛教發展狀況,合理地控制了佛教組織規模。清中葉以後,因農民起義和西方列強的入侵,統治者無暇顧及對佛教的管理,佛教管理制度實質上已廢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封建僧官體制亦被廢止,清廷的佛教管理制度由此終結。

Imper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on Chinese Buddhism was based on culture and religious policy of Manchu rulers. According to the religion management models of the separation of religion and politics, and regalism, the rulers of early Qing used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set up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onk system, and put the institution in qualification checking, registration and quota management. By these ways, they held the situation of Buddhist development and controlled the size of Buddhist organization.
目次一、清代統治者的文化和宗教策略 68
二、清代佛教的管理機構及僧官制度 69
三、清代佛教的寺院和僧籍管理制度 70
四、結語 74

ISSN10061312 (P); 10061312 (E)
點閱次數140
建檔日期2014.07.30
更新日期2019.11.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9685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