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孫英剛
|
出處題名 |
史林=Historical Review
|
卷期 | n.6 |
出版日期 | 2013 |
頁次 | 53 - 63 |
出版者 |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historyshanghai.com/
|
出版地 | 上海, 中國 [Shanghai,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教授。 |
關鍵詞 | 佛教; 地震; 陰陽; 災異; 武周 |
摘要 | 作為中國本土政治學說的陰陽災異思想,在中古時代的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佛教的傳入不但帶來了新的宗教信仰,也為統治者提供了新的意識形態工具。一些過去被視為上天對君主統治進行警誡的「災異」,在佛教新的信仰和知識體系中,被去災異化,甚至轉化為表彰統治者的祥瑞。地震作為典型的災異,通常被解釋為下犯上、臣勝君的不祥之兆。武則天改唐為周的過程中,恰好屢次發生地震,也面臨著陰陽災異說帶來的尷尬。但是在佛教的知識體系中,地震不是災異,反而是佛法神聖的徵祥,這就為武則天利用佛教化解傳統陰陽災異說帶來的輿論壓力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樣的,由於地震產生的山湧現象,武周政權除了在陰陽災異說系統內將其解釋為祥瑞「慶山」外,也依據佛教的解釋將其解釋為像徵武則天佛教王權神聖性的祇阇崛山。 |
目次 | 一、地震的陰陽災異說和唐前期地震的分析 53 二、陰陽災異說對地震引發山湧的不同解釋及武則天的選擇 57 三、災異還是因緣:本土陰陽災異說的挑戰以及華嚴法藏對地震的不同解釋 60 四、結論 63 |
ISSN | 10071873 (P); 10071873 (E) |
點閱次數 | 554 |
建檔日期 | 2015.02.10 |
更新日期 | 2019.10.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