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金剛經》如是說
作者 張錦德 (著)
出處題名 人生=Humanity
卷期n.350
出版日期2012.10.01
頁次10 - 17
出版者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ddc.com.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主題:解開《金剛經》智慧方程式
BOX:跟著大師讀《金剛經》
摘要《金剛經》是一部流行極為普遍的大乘經典,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了本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而經文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直破人心認假成真的執迷,開啟般若空的智慧觀。

可曾想像過從179億公里遠外的太空,轉身回頭看看地球是怎樣光景?1977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了航海家一號,已在太空中漫遊三十五年,如今已經抵達太陽系的邊緣。日前NASA發布航海家一號,從179億公里外拍攝的地球照片,照片中的藍色星球,在浩瀚的宇宙裡,看起來渺小有如一粒沙塵。

這不但顛覆一般人對地球的印象,也如同《金剛經》所說:「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剛經》說世界是一合相,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所生,今天我們在地球所看到的森羅萬象,在179億公里外的因緣下,所呈現的卻是一粒沙塵,這道理人人都懂,但透過科學照片呈現,仍令人驚豔不已。

能斷一切煩惱
《金剛經》自鳩摩羅什翻譯為漢文後,在中國佛教界流行極為普遍,尤其禪宗五祖弘忍及六祖惠能的弘揚,使得《金剛經》成為禪宗學人的日常誦讀課本。到了宋代,出家眾的考試中,還有《金剛經》一科,由此可見《金剛經》所受到的重視。即使今天仍是佛教徒喜歡讀誦的經典,就連知識分子也都喜歡閱讀,美學大師蔣勳就把《金剛經》當作每天晨起靜修時念誦的早課,他說:「每天的念誦帶給我平靜喜悅,是一天裡最開心的時刻。」

儘管如此,由於該經旨在論述成道境界,即無上正等正覺,在佛教中亦為「不可說境界」,故文字雖簡練優美,卻足以提舉般若學的綱要,在閱讀上並不容易理解,加上名相之繁雜,敘述之反覆,都使得《金剛經》如萬丈高牆,讓人不得其門而入。

佛法講緣起法,認為世間一切現象具有不斷變動的無常本質,凡意識所能夠感受、構造的一切,都叫作「假名」,在《金剛經》中則被稱作「相」。但是人們頑固地執著自我和外部客觀世界是真實的,由此造作無量無邊的身、口、意三業,並受三業的牽引、拖累而煩惱不斷。

而《金剛經》主要講述的空性,就是要破除這些煩惱,經中大量使用「非相」、「非法」等句子否定世間一切,就是要人離相、不住於相。如同聖嚴法師在《金剛經講記》一書中所說:「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唯有不執著這些「相」才能體驗真理,真正得到自由。

不過,知識上的道理不等於現實生活,眾生普遍被相所綁縛,對於經文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難免要生起疑惑,就連佛陀自己在《金剛經》裡都要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片言隻語也能受用無窮
不只經文要義難以置信,經文呈現方式也令人難懂。凡讀過《金剛經》的人,都有一種感覺,對於經文的主要精神還能理解,但細讀下去,對於每個細節的敘述則不甚了解,甚至感到矛盾、困惑,看似否定一切,又不盡如此。經中多次把「法」、「非法」,「相」、「非相」列舉,如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等等,反覆的言論,不只一般初學者困惑,在《金剛經》初譯時期,南北朝高僧還將該經視為在義理上有嚴重缺點的「不了義經」。

「這就是《金剛經》的特色,它雖闡揚空性,但絕非對『有』的簡單否定。」法鼓山國際發展處監院果見法師強調,把《金剛經》的「非法」、「非相」簡單地解釋為「不存在」或者「空無」是不準確的,那將連因緣果報等世間真理都徹底毀壞。

法師指出《金剛經》的否定是站在超越的立場上進行否定:「如果你以為《金剛經》否定這,那你就陷入圈套;但如果你以為,《金剛經》不是在否定這,當念頭一起,你又陷入另一個圈套。」果見法師笑說經文裡充滿著很多的圈套,往往提供了新的概念,馬上又打破那個概念,透過不斷反覆的思辨,突顯出一切法的無常、無定性,只有不斷的超越、放下、不執著,才能領會箇中妙義。

喜讀《金剛經》的華梵大學佛教學系系主任李治華,也笑說自己一開始對經文似懂非懂,但讀《金剛經》就像與佛陀及須菩提兩位大師學習,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會。

除了高深的奧義,要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般若智慧?也是一般人對《金剛經》的疑惑。關於《金剛經》的實踐方式,經文提到只要受持讀誦經文,並為他人解說,其福德不可限量,甚至又說並不一定要全部的經文,「乃至四句偈等」即使是一小段,幾句經文,就已是功德無量。

活用般若智慧
其實早在南北朝時代,就有一流派以念誦為主,講求《金剛經》消災、解厄的功能,當時的開善智藏收錄了念誦《金剛經》感應經驗的集子。而宋代宗鏡禪師所著的《銷釋金剛經科儀》,還是一部專供佛門法會時,信眾唱誦、禮拜的本子。

然而光是受持讀誦,是無法滿足那些喜歡《金剛經》義理,想要把金剛般若智慧運用在生活之中的人。那麼除了受持讀誦,還有什麼實踐方式?

「把《金剛經》當作工具書、字典那樣,遇到問題就拿出來翻一翻,那恐怕是著相。」把讀《金剛經》當做每天習慣,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笑說從沒想過怎麼在生活中用《金剛經》,但常常能有所體會。有一次他與教育界開會,忽然對《金剛經》的「不住相布施」,有所省悟,他提出:「所有辦教育的人不就應該是要『不住相布施』嗎?」指出教育是百年大計,雖然看不到百年後的成效,但仍要努力。若只著眼在升學的好壞,未來學生的成就,除了窄化教育的功能,也著了相。

與朱敬一相反,李治華反而是有煩惱時一定會讀《金剛經》,而且還要多讀幾遍,久了會有豁然開朗之感。方法雖不同,但從他們的故事中,可以發現《金剛經》的實踐沒有一定準則。

美國航運鉅子,創立美國佛教會的沈家楨居士,在《金剛經研究》一書中解釋《金剛經》的受持讀誦,為經文的實踐做了註解,他認為「受」就是接受,是比了解要更進一步,不但了解道理還要生起了信心,誠心接受。「持」是「持久」,就是懂得道理之後,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換句話說,就是真正徹底了解《金剛經》的般若智慧,而且憶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重點不在什麼方法,而是體悟到的般若智慧有多少。

時時觀照空性
個性積極的沈家楨居士過去對於《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產生疑惑:「如果大家都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虛妄不真,沒有永久性的存在和價值,那麼人為什麼要努力、要奮鬥、要爭取上進呢?」直到1989年再看《金剛經》時恍然大悟:為什麼佛陀在大徹大悟後,仍和常人一樣過著衣持缽、入城乞食的生活?而且四十九年不間斷,每天過著說法度生的生活?

他發現之前是理論上去認識《金剛經》,而把「空」錯誤解讀成消極態度,他說:「我不再煩心這是虛妄呢?還是真實呢?我只依照佛在《金剛經》中所說的『如所教住』。住什麼『所教』呢?『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他形容此後的他是虛妄與真實的統一,更感念佛陀縱使了解世間一切終究虛妄無常,卻仍發心度眾、不住相布施的宏願。

「《金剛經》的修行方式,我覺得就是提醒你隨時在生活中觀照空性。」果見法師表示「空」不是真有一個境界讓你可以離開這日常生活,而是在五濁惡世中體驗當下不斷變化的空性。「你還是有色聲香味觸法,當你了解這世界一切沒有真實不變,就不會被這變化所牽引、影響。」

這等功力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但透過佛法熏習,戒律的持定,漸漸地去鬆動根深柢固的執著,漸漸降低心中對「有」的依賴。過去聖嚴法師在講解《金剛經》時雖說經文難懂、生活難行,但仍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經文勉勵大眾遇到困難,要用《金剛經》提醒自己,出離煩惱,消融瞋恨。

《金剛經》開啟般若智慧,要人離相,不住於相,這讓人想起9月9日法鼓山所舉辦的「2012關懷生命獎頒獎典禮」,不論是獲得「個人智慧獎」中央大學教授陳攸華,還是獲得「團體大願獎」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裡的口友、傷友,每一位獲獎者在遭遇挫折時,一定也有過困惑、怨嘆的時刻,但歷經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自省,他們不再被過去所綑綁,反而能超越傷痛轉而為更多的大眾服務,他們雖未必讀過《金剛經》,但他們的行誼,無疑是為「不住相」留下最佳註解。
目次跟著大師讀《金剛經》 16
ISSN15631788 (P)
點閱次數424
建檔日期2015.07.16
更新日期2022.05.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4471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