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陳那現量理論及其漢傳詮釋=Dignaga's Theory of Perception and Its Chinese Interpretations
作者 釋仁宥
出版日期2015.08.01
頁次896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者網址 http://www.ddc.com.tw/
出版地臺灣 [Taiwan]
叢書名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人們經常以五種感官來擷取生活世界的訊息,將之轉為理智或情感與人交流,又以苦、樂、感傷、憂惱的臉譜,作為無言的表達──這些工程都是意識的眾作,因此,在抉擇和離執之間的歷練,就要直接面對眾作之首的「意識」。

本書是在探討意識未與語言連結之「離分別」的認識結構──現量,這個理論是唯識學派無著以來就談及的,而促使作者致力研究陳那《集量論‧現量品》的現量理論,尤其是意識的現量,緣於2005年出版了勝主慧的《集量論大疏》(Jinendrabuddhi’s Viśālāmalavatī Pramāṇasamuccayaṭīkā),由於逐詞解釋的風格,使人容易理解意識涵括五識的認知、自我認知、定心等整個意識的認識結構。

誠然,這是透過梵文和漢傳文獻比對所作的研究,希望藉此能有助於讀者認識自己的認知世界。

●作者簡介:
釋仁宥
1966年出生於嘉義縣布袋鎮過溝庄,1990年於臺北陽明山妙德蘭若出家。由於其師崇重印順長老,因而送往福嚴佛學院學習道場的出入作息,時雖短暫,但深受印順長老的佛學思想所感召。印順長老在《平凡的一生》中的一段話:「對佛法的真義來說,我不是順應的,是自發的去尋求、去了解、去發見、去貫通,化為自己不可分的部分」,令作者感動不已,深覺對佛法的探求是主動的,僅僅因自己無知,為求知而已。其後,隨緣就讀圓光佛學院所,以及文化大學、政治大學的哲學研究所,以畢業論文完成唯識在中國的三期發展:地論宗、攝論宗、法相宗;本書為第三期論文,以陳那現量理論為引,對法相宗的唯識理論進行研究。
目次通序 釋聖嚴
林序 林鎮國
褚序 褚俊傑
自序 釋仁宥

提要
第一章 導 論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三、文獻回顧與評述
四、全文結構大要

第二章 PS. PSV. PSṬ─以意的直接知覺為中心
一、前言
二、前五識的直接知覺.
三、意的直接知覺
(一)意的認識對象
(二)意的認識是直接知覺
四、認識手段和認識結果
(一)認識手段是認識結果
(二)自我認知是認識結果
五、雙重行相與三分說
(一)雙重行相
(二)雙重性與雙重行相的證明
(三)證明自我認知
六、結論
(一)認識對境和認識
(二)認識手段和認識結果
(三)雙重行相和三分說
(四)唯識立場

第三章 陳那現量理論在漢傳的發展
一、現量離分別
(一)現量
(二)離分別
(三)小結
二、前五識的現量
(一)前五識和意識的區分
(二)五識和五根的區別
三、意識的現量
(一)五俱意
(二)貪等自證
(三)定心現量
四、量和果
(一)證相為果
(二)三分說
(三)兩種所緣‧行相
五、結論
(一)現量離分別
(二)五識現量
(三)意識現量
(四)量和果

第四章 結論
一、意識的現量之對境和認識
(一)五俱意
(二)貪等自證
(三)定心現量
二、量和果
(一)量為果
(二)自證為果
(三)果為量
三、兩種所緣‧行相和三分說

附錄一 Dignāga’s Pramāṇasamuccaya, Chapter1(1.2-12)
附錄二 Jinendrabuddhi's Visalamalavati
Pramanasamuccayaṭīkā: Chapter 1 (51,8-86,3)
附錄三 陳那PSV‧勝主慧PSṬ之科判和對照
附錄四 PS‧PSV‧PSṬ‧PV‧PVIN‧漢傳等文獻對照
附錄五 略語表、略號表及參考書目
ISBN9789575986803
點閱次數449
建檔日期2015.11.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4721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