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大乘莊嚴經論》的兩種唯識三性說模型=Two Models for the Theory of Three Natures in the Mahāyānasūtrâlaṃkāra |
|
|
|
作者 |
耿晴 (著)=Keng, Ching (au.)
|
出處題名 |
臺大佛學研究=Taiwan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30 |
出版日期 | 2015.12 |
頁次 | 1 - 64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出版者網址 |
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梵文=Sanskrit |
附註項 | 耿晴: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關鍵詞 | 《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âlaṃkāra; 三性說=Theory of Three Natures; 單層結構=singlelayer model; 雙層結構=double-layer model; 《辯中邊論》=Madhyântavibhāga |
摘要 | 本文首先檢討過去學者對於《大乘莊嚴經論》三性說的討論,然後簡述單層結構與雙層結構兩種不同的三性說模型。據此對於現存《大乘莊嚴經論》的頌文進行仔細的文本分析,主張其中包含了單層與雙層結構兩種不同的三性說模型。現存《大乘莊嚴經論》頌文〈真實品〉中隱含支持的是單層結構三性說;但〈述求品〉明白主張的則是雙層結構三性說。類似的狀況也出現在《辯中邊論》中:〈相品〉與〈真實品〉分別主張單層與雙層結構的三性說。然而本文也進一步指出,不同於某些學者的主張,雙層結構三性說並不必然蘊涵依他起性是終極清淨的、因而無需滅除。事實上,本文認為在整部現存《大乘莊嚴經論》的頌文以及散文註釋中,都找不到明確支持「終極清淨依他起性」概念的證據。最後,依據現存《大乘莊嚴經論》中存在兩種三性說模型以及《攝大乘論》對於《大乘莊嚴經論》引用之不一致的兩個線索,本文建議現存《大乘莊嚴經論》頌文應該被視為是一個多層次的文獻,其中至少包含較古老以及較新的兩個文獻層次。 |
目次 | 前言 3 一、單層結構與雙層結構三性說簡述 5 二、〈真實品〉VI 中的「二取」: 7 三、〈真實品〉VI 的單層結構三性說 14 四、〈述求品〉XI 中的雙層結構三性說 21 (一)〈述求品〉XI.13: 22 (二)〈述求品〉XI.15-20: 22 (三)〈述求品〉XI.21-25: 29 (四)〈述求品〉XI.32-3538 34 (五)〈述求品〉XI.38-40: 37 五、雙層結構三性說與清淨依他起性概念 44 六、《大乘莊嚴經論》作為多層次的文本 51 結論 56 引用書目 57 |
ISSN | 10271112 (P) |
點閱次數 | 1071 |
建檔日期 | 2016.01.28 |
更新日期 | 2017.07.0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