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本資料由 李玉珉老師 提供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佛經翻譯及特點=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Qianhong Period in Tibet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作者 扎西卓瑪 (著)
出處題名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卷期n.3
出版日期2010
頁次115 - 118
出版者雲南民族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www.ymu.edu.cn/web/11403/home
出版地昆明, 中國 [Kunm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前弘期; 譯經
摘要自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引進佛教至公元9世紀朗達瑪滅佛之間的二百余年的時間,是佛教在西藏發展的前一個階段,史稱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前弘期佛教在吐蕃王朝的支持下,通過大力培養翻譯人才、進行文字改革,完成了后期形成的藏文大藏經的主要科目及其經論翻譯的基礎,使得佛經翻譯事業蒸蒸日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From the seventh century when Songzhanganbu introduced Buddhism to Tibet to the ninth century when Langdamu abolished Buddhism,these two hundred years were regarded as the first development period of Buddhism in Tibet and called in history "the Qianhong Period" of Tibetan Buddhism.With the support of the unified Tubo Kingdom(a local regime),Tibetan Buddhism made much progr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translators,the writing reform,the selection of Buddhist class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目次一、前弘期佛經翻譯的三個階段 115
二、前弘期佛經翻譯的特點 116
ISSN1672867X (P)
研究類別文獻資料
研究時代吐蕃
研究地點西藏
點閱次數193
建檔日期2016.05.12
更新日期2023.02.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214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