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本資料由 李玉珉老師 提供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河西石窟闕形龕溯源爭議
作者 張善慶 (著)=Zhang, Shan-qing (au.)
出處題名 考古與文物=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卷期n.3
出版日期2012.06
頁次68 - 73
出版者陜西省考古研究所
出版地西安, 中國 [Xi'an,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關鍵詞河西石窟=Hexi Grottoes; 闕形龕=Que (gate tower)-Style Shrine; 補處菩薩=Successive Buddha; 西王母=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闕=Que (gate tower)
摘要闕形龕是漢地工匠對佛教藝術進行改造的一次嘗試。由於西王母圖像和佛教圖像長期存在互動關係,是漢代工匠改造佛教藝術的出發點,因此如果追溯其源頭,西王母圖像成為此文討論的切入點。通過對漢畫中「西王母+雙闕」模式和佛教藝術中「補處菩薩+闕形龕」模式的圖像與意涵的比較、巴蜀與河西之間的交通以及河西地區天堂觀念的考察,此文推斷闕形龕的創意應該是來自四川地區漢畫中的「西王母+雙闕」模式。

The Que-Style Shrine is one of the examples that represent Han workers' attempts to reform Buddhist art. It is generally vie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mages of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and Buddha set in motion a process that led to Han artists' reform of Buddhist art. Thus, the images of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can serve as the departure point of this article. By comparing the iconographic model of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and double Que' on Han pictorial stones and that of 'Successive Buddha and Que-Style-Shrine', studying the traffic route between Hexi and Bashu, and analyzing the ideology about heaven in the Hexi region, the paper infers that the original design of Que-Style Shrine was influenced by the model of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and double Que' on the Han pictorial stones in Sichuan.
目次一、早期佛教圖像與漢地傳統藝術鏈接的紐带:西王母圖像 68
二、西王母造型藝術對「補處菩薩+闕形龕」圖像模式的催生 69
(一) 「西王母+雙闕」和「補處菩薩+闕形龕」圖像模式的雷同 69
(二) 「西王母+雙闕」和「補處菩薩+闕形龕」圖像意涵的相通 70
(三) 巴蜀與河西地區的交通以及「天門」觀念的傳播 71
(四) 河西地區傳統觀念對「西王母+雙闕」模式的受容 72
ISSN10007830 (P)
研究類別石窟
研究時代南北朝-北朝
研究地點甘肅(酒泉文殊山石窟)
點閱次數275
建檔日期2016.05.12
更新日期2019.10.1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408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