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大般涅槃經》的中道佛性理論=A Theory of the Buddha-Nature of the Middle Way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作者 林真合 (著)=Lin, Jen-her (au.)
出版日期2014
頁次302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耀明
畢業年度102
關鍵詞中道佛性=the Buddha-nature of the middle way; 中道=middle way; 佛性=Buddha-nature; 緣起=conditioned co-arising; 第一義空highest emptiness; 雙非雙即=non-duality and non-separation;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rvāṇasūtra; 一闡提=icchantika
摘要研究主題《大般涅槃經》的中道佛性理論,主要聚焦於論述中道佛性當是《大般涅槃經》的主軸佛性論。主軸之義說明整部經至始至終皆環繞著以中道述說佛性義。展開論述研究主題延伸出待處理之議題,諸如:中道佛性之意涵?中道佛性與《大般涅槃經》的重要義理之間的關連理路為何?中道佛性為《大般涅槃經》主軸佛性論之理由何在?
本文論述架構分成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背景、目的,研究進路與方法,述說各章要旨。第二章從《大般涅槃經》的傳譯文獻爬梳出證據支持曇無讖所譯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經》有完整梵文本。除此之外,述說《大般涅槃經》重要之義理一佛乘、如來常住、常樂我淨與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此等重要義理與中道或中道佛性之關連理路。第三章至第五章展開中道之義理內涵論述佛性義,亦即從緣起、第一義空與雙非雙即論述佛性義。第六章論述《大般涅槃經》之佛性義至始至終皆不離中道,亦即述說中道佛性當是《大般涅槃經》之主軸佛性義。第七章總結本文之論述,列出研究發現、創見與貢獻,並展望未來相關之研究。
研究發現:從記載「北本」《大般涅槃經》之文獻,發現曇無讖所翻譯《大般涅槃經》曾經對照過當時其所見到之完整梵文版本,且說「北本」《大般涅槃經》重要義理宗旨皆齊備,唯獨之差異在於廣略而已。如此則說明「北本」《大般涅槃經》是同一部經,並非不同經拼湊而成。既是同一部經,前後理論當是一致,故不存在一闡提與佛性義歧義之問題。此發現呼應本文之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之創見與貢獻:佛性本藴涵無量無邊之法義,但眾生因無明煩惱層層遮蔽而不知見之。因此,眾生知見佛性,需藉由修行實踐圓滿徹底顯發佛性之如來所證得佛性之無量法義,以顯現自身之佛性。中道能闡發諸法之真實義,此亦說明佛性當透過中道顯發其內涵。諸法實相、緣起、第一義空、大涅槃、佛等究竟法義皆蘊含雙非與雙即中道之義,如此則說明中道貫通諸法實相、緣起、第一義空、大涅槃與佛等究竟法義。從中道論述佛性,亦意味著從諸法實相、緣起、第一義空、大涅槃與佛等諸法究竟義論述佛性。因此,不存在從緣起或第一義空或中道等論述佛性義何者為正解之爭議,因為法義間圓融無礙暢通無阻,不論從何法義解說佛性皆是正解。此外,佛性本來就蘊含此等無量法義,不論從哪一法義入手,究竟通往佛性。不過本文以中道佛性為《大般涅槃經》主軸佛性論,主軸之義說明中道適切闡釋諸法真實義,亦適切帶出佛性真實義,佛陀因而以中道闡述佛性義,如此能適切帶出佛性義,且不落入所有概念之爭議,亦能將諸法藴涵中道義一並帶出佛性因中道法義之展開而隨著展開佛性之法義內涵。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Buddha nature theory of the middle way in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The discus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Buddha nature theory of the middle way, and the Buddha nature theory of the middle way is the main axis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in the sense that the Buddha nature theory is in terms of the middle wa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The exploration expands to discussion of some of the significant issues. For exampl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Buddha nature of the middle way? What i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Buddha nature of the middle way and the important dharma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What is the reason that the Buddha nature of the middle way is the main axis of the Buddha nature theory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 research approach and method, and states the gist of each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looks for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to support that the forty volumes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translated by DharmarakSa, has a more complete Sanskrit version. In addition, it describes the important dharma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such as one Buddha vehicle, the eternal tathāgata, eternity-bliss-personality-purity,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have Buddha n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important dharma and the middle way or the Buddha nature of the middle way. Chapters three to five discuss the meaning of the Buddha nature by way of exp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middle way, which are: the conditioned co-arising, the highest emptiness, non-duality and non-separation.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at the meaning of Buddha nature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does not leave from the middle wa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o the end. The seventh chapter concludes the dissertation, by list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riginality, contribution, and the prospect for future related studie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rom the records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North’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it is found that when Dharmarakṣa translated the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he had compared it with the more complete Sanskrit version, and sai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dharma of ‘The North’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are complete, and the only difference lies in their complexity, indicating that the ‘The North’ 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is a unified sutra, not a patchwork of different sutras. Being the same sutra, its theory is consistent. Therefore, there is no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Buddha nature and the Buddha nature of icchantika.
The originaliti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Buddha nature contains the limitless dharma. However, sentient beings do not see it due to their ignorance and defilements. Therefo
目次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略符說明 viii
目次 x
表目次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研究主題 3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3
二、說明研究主題、問題意識與研究議題 5
(一)解說研究主題 6
(二)問題意識與研究議題 7
第二節 文獻依據與學術研究回顧評述 8
一、文獻依據 8
二、學術研究回顧與評述 9
(一)涉及《大般涅槃經》中道佛性之文獻 10
(二)涉及《大般涅槃經》佛性的相關文獻 14
第三節 研究進路和研究方法 16
一、學界研究方法的檢視和反思 18
二、研究進路 15
三、研究方法和進行步驟 19
第四節 預期之研究成果、創見與貢獻 20
第五節 論文各章主要內容 21

第二章 《大般涅槃經》的傳譯與有關中道佛性之重要義理 31
第一節《大般涅槃經》的傳譯與版本 31
第二節 中道佛性的解說與分析 35
一、中道與佛性的字義解析 35
(一)中道的字義解析35
(二)佛性的字義解析39
二、解說中道與佛性之關係 40
第三節 有關中道佛性之重要義理 43
一、一佛乘43
(一)法義與道路的究竟目標—成佛 43
(二)眾生佛性與一佛乘之關連 44
(三)唯一真實之乘 47
(四)小結 48
二、如來常住 48
(一)佛入涅槃之真義48
(二)如來化身無數與法身常住 50
(三)如來身真實樣貌與成就緣由 53
(四)小結 55
三、涅槃四德:常樂我淨56
(一)世間、出世間之四顛倒見與常樂我淨 56
(二)一切眾生產生顛倒見之緣由 62
(三)常樂我淨是真實法 63
(四)佛性、如來、涅槃之體與大涅槃皆常樂我淨 65
(五)小結 68
四、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69
(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理由 70
(二)佛性之法義內涵 75
(三)知見佛性 83
(四)小結 85
第四節 本章結論87

第三章 從緣起論述中道佛性義 89
第一節 緣起法 89
一、探討《阿含經》之「緣起」相關概念 90
(一)「緣起」、「因緣」、「十二因緣」和「十二緣起」相關概念之間的關係 90
(二)緣起與緣生法 101
二、緣起法於有情生命世界的開展:十二因緣 107
三、緣起法解說世間現象與出世間義所展現之特性 109
(一)無常 109
(二)無我 110
(三)不可定言有或無110
(四)無自性111
(五)中道 112
(六)第一義空 113
四、小結 114
第二節 緣起與佛性 114
一、從「五因」與「二因」解明佛性 115
(一)「五因」並非佛性之因 115
(二)「二因」闡明佛性之因 116
二、從三世因緣解說佛性120
三、十二因緣即是佛性 122
四、從非因非果論佛性之中道義 123
五、修習聖道見佛性 124
六、小結 125
第三節 從緣起論中道佛性 125
一、「中道」從「緣起」論之126
二、「佛性」從「十二因緣」闡述128
三、「十二因緣」、「中道」即「佛性」 130
四、小結 132
第四節 本章結論132

第四章 從第一義空論述中道佛性義 137
第一節 第一義空137
一、 第一義諦 137
(一)世諦彰顯第一義諦 138
(二)第一義諦呈顯出非二中道之特性 147
(三)小結 148
二、第一義空 149
(一)何謂「第一義」149
(二)第一義空之字義解說 149
(三)第一義空&;#34292;涵於緣起法中與呈現出非二中道特性 150
(四)第一義空呈現出無所得之特性 155
(五)諸行寂滅是第一義空 156
(六)小結 156
三、首楞嚴三昧157
(一)首楞嚴三昧之意涵 157
(二)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連 158
(三)首楞嚴三昧呈顯於諸法無住、無所著之內涵 159
(四)小結 160
第二節 從第一義空論述中道佛性 160
一、從第一義空探究中道意涵 161
二、從第一義空照見佛性162
三、第一義空與佛性立基於中道義理 163
四、第一義空、佛性與中道呈現出無所得之特性 165
(一)一切諸法性本自空即一切法不可得 165
(二)第一義空於法不取著是名了義 166
(三)觀一切法性無所有、無所見即見佛性 166
(四)於一切法無取著即是中道真實義 167
五、佛性是雙非雙即中道、第一義空與因緣所生 168
六、小結 170
第三節 本章結論172

第五章 從雙非雙即中道論述佛性義 175
第一節 雙非雙即之釋義 175
第二節 從一法義蘊含雙非雙即中道論述佛性義 177
一、從實相之雙非雙即中道闡述佛性義 177
(一)諸法法理、法相與雙非中道 178
(二)實相之雙非中道179
二、從因緣法之雙非雙即中道論述佛性義 181
(一)從緣生者無常,不從緣生者常 181
(二)從因生者無常,不從因生者常 184
(三)有為無常,無為是常 185
(四)緣因佛性非常,正因佛性常 188
三、從無自性之雙非雙即中道闡釋佛性義 190
四、諸法相不定與不定說之雙非雙即中道論佛性義 192
(一)諸法相不定 193
(二)不定說196
五、從中道之雙非雙即論述佛性義 200
第三節 從多法義蘊含雙非雙即中道論述佛性義 210
一、從雙非中道、不定說、因緣法與無自性之理路關連論佛性義 210
二、雙非中道、十二因緣、第一義空、佛、涅槃與佛性之理路關連 212
第四節 本章結論 216

第六章 以中道佛性為主軸之《大般涅槃經》佛性論 219
第一節 佛陀說法方式透顯出中道佛性義 219
一、佛陀以三種呈顯法義方式宣說十二部經 220
(一)總說三種呈顯法義之方式 220
(二)分別解說三種呈顯法義之方式 221
(三)三種呈顯法義說法方式用於解說眾生佛性 223
(四)三種呈顯法義方式帶出一闡提與善根人之佛性有無四句義 224
二、佛陀以四種方式回答眾生的提問 238
三、佛陀以三種方式回應世間問難 245
第二節 中道佛性為《大般涅槃經》主軸佛性論 249
一、《大般涅槃經》之中道義249
(一)何謂中道? 250
(二)中道能出生於一切法無有著心與畢竟空定 250
(三)諸佛菩薩顯示中道乃因諸法非有非無而不決定 251
(四)修習中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52
二、中道佛性為《大般涅槃經》主軸佛性論之依據 252
(一)中道適切傳達眾生佛性之意義 253
(二)藉由中道悟入如來藏與佛性義 254
(三)中道名為佛性 259
(四)眾生佛性是雙非雙即中道 264
第三節 本章結論 268

第七章 結論 271

參考文獻 281
點閱次數530
建檔日期2016.05.2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554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