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唐代的法華修行與念佛之會通:以千福寺飛錫的法華三昧與念佛三昧為中心=A Syncretic Samādhi of Fahua Practice and Buddha-recalling in Tang Chinese Buddhism-----On the Case of Feixi's Buddhism
作者 曾堯民 (著)=Tseng, Yao-min (au.)
出版日期2014
頁次278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伯戡
畢業年度102
關鍵詞飛錫=Feixi; 楚金=Chujin; 千福寺=Qianfu Temple; 國清寺=Guoqing Temple; 寶王論=Baowang lun; 法華三昧=Fahua Samādhi; 念佛三昧=Nianfo Samādhi
摘要天台僧團由隋代僧人智顗開創,以天台山佛隴道場、國清寺與荊州玉泉寺為三座主要寺院。往後天台的發展以國清寺與玉泉寺二寺系為主,國清寺系主要在南方,玉泉寺系則進出北方,以兩京為主。在南宋僧人志磐編纂的佛教史書《佛祖統紀》中,因其本身為天台國清寺系之故,東土的祖師傳承即以國清寺系為正統,祖師的同門則為旁出,玉泉寺系在此原則下被納入旁出與未詳承嗣的分類中。
後人對於天台的認識多立基於志磐的《佛祖統紀》,因此對於唐代天台的認識是以國清系寺系為主,玉泉寺等天台僧團則較不受重視。若能理解玉泉寺等天台僧團,將能更多面地了解唐代天台的發展,以及唐代佛教的面貌。
論文以活躍於八世紀長安的千福寺飛錫為中心,飛錫學天台止觀,又身處北方,與北方天台傳統關係較為密切,而非南方的國清寺,正可藉此來理解天台在北方,特別是兩京一帶的發展。透過飛錫的生平、著作、相關寺院、來往僧人等,釐清飛錫在當時長安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在中古佛教中的特殊與重要之處。
飛錫與楚金一同學習天台止觀,參與楚金的千福寺法華道場,同行法華三昧時,並在楚金過世後,接任千福寺法華道場主持。在楚金於千福寺建多寶塔,立法華道場後,將天台與法華三昧的傳統帶入該寺,使其成為長安天台與法華三昧的重鎮,並有其傳承系譜。
飛錫、楚金於千福寺法華道場所行之法華三昧,在慧思、智顗的基礎上而有所不同,亦與同時代南方國清寺的湛然有所不同。首先,千福寺建有多寶塔與法華道場,在法華三昧進行的過程中,多寶塔作為行道旋繞的中心,同時誦經。其次,將常不輕菩薩行置於法華三昧的脈絡中,該菩薩行所禮敬的眾生一方面可作為法華三昧觀想的對象,一方面又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表達此一禮敬。
除了行法華三昧外,千福寺法華道場另一個實踐上的特點在於對念佛的強調。飛錫對於念佛、淨土的關懷甚早,在其接任法華道場後不久,持續至其晚年著作《念佛三昧寶王論》之時。《寶王論》透過念三世佛的架構,一方面展現出兩層意義的念佛,另一方面統攝法華與念佛二種三昧,並使之產生連結。飛錫對於念佛的強調,延續著曇鸞、道綽以來的關注,同時凸顯口稱念佛中音聲高大之重要性,與八世紀之後對於強調音聲高大之趨勢相符。
飛錫在《寶王論》中以萬善同歸結尾,各式各樣的實踐方法皆為念佛三昧之異名。《寶王論》既為飛錫的晚年之作,這一主張可說為其最後之結論。以一位身在天台傳統,長年主持法華道場,實踐法華三昧的僧人來說,其最後的歸依處是念佛三昧,除了是飛錫個人的宗教選擇之外,正可表現出長安的天台傳統,或者說千福寺的天台傳統之特點。
飛錫所在千福寺所代表的天台傳統,在兩京一帶具有影響力,在北方較之國清寺所代表的天台更具代表性。透過理解飛錫,得以了解在宋代的天台正統確立之前,唐代北方天台的發展樣貌,對於唐代天台能有一個更多面的理解。

The Tiantai Monastery was founded by Zhiyi in Sui dynasty, where there were three major temples: Folong Temple and Guoqing Temple on Mount Tiantai and Yuquan Temple in Jingzhou. Later the Tiantai tradition mainly had developed into two branches, Quoqing Temple and Yuquan Temple, where the former was based in South China and the latter in North China, particularly in Changan and Luoyang. However, in the Fozu tongji compiled by Zhipan, a monk of Guoqing Temple origins in South Song dynasty, the lineage of Chinese patriarchs in Guoqing Temple was considered as the orthodox Chinese Buddhism while other fellows of the same monastery were only seen as one branch of it; in this case, Yuquan Temple was put under other branches without clear lineage.
What we understand about Tiantai is based on Zhipan’s Fozu tongji, including its development in Tang dynasty that focused on Guoqing Temple instead of other Tiantai Monasteries such as Yuquan Temple. If we know better about them, we can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iantai in Tang dynasty, even the variety of Buddhist histor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Feixi, a monk who was active in Qianfu Temple, Changan in the eighth century. As Feixi learned Tiantai zhiguan (pacification and contemplation) in North China, he develope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orthern Tiantai traditions but not the southern ones in Guoqing Temple. That is why Feixi is a good mode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iantai in North China, especially in Changan and Luoyang. Through his life, writings, associates, temples he connected with, etc., we could know his status in Changan Buddhism, and his uniqueness and importance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Feixi learned Tiantai zhiguan with Chujin and practiced Fahua (Lotus) Samādhi in Fahua Monastery of Qianfu Temple that Chujin was in charge. After Chujin passed away, Feixi was in charge of Fahua Monastery as successor. Because of Chujin, Fahua Monastery of Qianfu Temple had become the center of Tiantai and Fahua Samādhi traditions in Changan and developed its lineage.
Based on Huisi and Zhiyi’s teachings, Feixi and Chujin’s practice of Fahua Samādhi in Fahua Monastery of Qianfu Temple had made some changes, and wa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monk, Zhanran in Guoqing Temple. First of all, there built Duobao ta (Prabhūtaratna pagoda) and Fahua Monastery in Qianfu Temple; Duobao ta became as the circumambulating center in the process of Fahua Samādhi while reciting sutra. Second, by including Changbuqing pusazing (Bodhisattva Never Disparaging’s actions) in the practice of Fahua Samādh, the practitioners would take common people as the object of contemplation while they could even practice in the daily life by showing
目次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回顧 3
壹、 生平與著作 3
貳、 天台傳承系譜 5
參、 法華三昧與法華道場 7
肆、 《寶王論》的主張 8
第二節、 章節架構與內容 9
第二章、 生平與著作 13
第一節、 八世紀佛教的面貌 13
第二節、 生平 18
壹、 草堂寺時期 18
貳、 千福寺時期 21
參、 再回草堂寺 28
第三節、 參譯經典 29
壹、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30
貳、 《仁王經》、《仁王念誦儀軌》 32
參、 《密嚴經》 35
肆、 《大集虛空藏菩薩所問經》、《虛空藏菩薩念誦法》 36
第四節、 著作 37
壹、 《念佛三昧寶王論》 38
一、 著作時間 38
二、 內容 38
(一)、 全論主軸 40
(二)、 念未來佛與常不輕菩薩行 41
(三)、 念現在佛與阿彌陀佛 44
(四)、 念過去佛 47
(五)、 跋 51
貳、 碑銘、影贊 52
一、 〈楚金禪師碑〉 52
二、 〈大廣智三藏和上之碑〉 52
三、 〈尼如願律師墓誌銘〉 53
四、 〈慧忠禪師碑〉 53
五、 〈紫閣山大莫碑〉 54
六、 〈不空三藏和上影贊〉 54
七、 〈千福寺西塔院北廊堂影贊〉 55
參、 淨土與念佛相關文、贊、傳 56
一、 〈誓往生淨土文〉 56
二、 《往生淨土傳》 56
三、 〈西方讚文〉 57
四、 〈念佛五更讚〉 57
五、 《無上深妙禪門傳集法寶》 58
肆、 其他表、文 60
一、 〈賀晴表〉 60
二、 〈謝恩文〉 60
第五節、 小結 60
第三章、 法華三昧 63
第一節、 《思惟略要法》 64
第二節、 慧思與智顗的法華三昧 65
壹、 慧思的法華三昧 65
一、 無相行 65
二、 有相行 67
貳、 智顗的法華三昧 68
一、 《法華三昧懺儀》 69
(一)、 第一到第三法 69
(二)、 第四法 69
(三)、 第五法 71
二、 《摩訶止觀》 72
第三節、 湛然的法華三昧 75
第四章、 法華道場 79
第一節、 天台系譜 79
第二節、 道場之意 82
壹、 成道處 82
貳、 出生道處與行道處 84
一、 出生道處 84
二、 行道處 85
參、 經卷所在處 87
肆、 寺院與其替代處 88
第三節、 千福寺法華道場 90
第四節、 法華臺與法華堂 94
壹、 棲霞寺法嚮 94
貳、 悟真寺法誠 95
第五節、 法華道場與法華院 96
壹、 安國寺慧持、慧忍 96
貳、 五台山神英 100
參、 石圮山神悟 101
肆、 報恩寺道遵 102
伍、 朔方龍興寺辯才 103
第六節、 小結 103
第五章、 常不輕菩薩行 105
第一節、 諸師關於常不輕菩薩行的主張 105
一、 淨影慧遠 106
二、 智顗 107
三、 信行 108
四、 吉藏 110
五、 窺基 112
六、 湛然 114
七、 小結 115
第二節、 常不輕菩薩行的實踐者 115
一、 三階教徒 115
二、 端甫 119
第三節、 飛錫關於常不輕菩薩行的主張 120
壹、 作為未來佛的一般眾生 120
貳、 犯惡眾生 124
參、 不可食肉 125
第四節、 小結 128
第六章、 念佛三昧 129
第一節、 般舟三昧 129
壹、 經典的依據 130
貳、 實踐者─廬山慧遠 134
第二節、 觀佛三昧 137
壹、 鳩摩羅什所譯禪經 137
貳、 觀經系經典 140
第三節、 觀想對象的擴展─由觀佛到觀國土、眷屬、佛 142
壹、 《淨土論》 142
貳、 《觀無量壽經》 144
一、 內容 145
二、 諸師的主張 146
第四節、 小結 156
第七章、 念現在佛阿彌陀佛 159
第一節、 道場配置與行法 159
第二節、 難行與易行二道 163
第三節、 一念與十念 166
第四節、 口稱與音聲念佛 173
第五節、 佛名與三昧 179
第六節、 相關著作 181
第七節、 小結 182
第八章、 結論 183
引用文獻 191
壹、 史料 191
一、 傳統文獻 191
二、 佛教文獻 192
貳、 近人研究 196
一、 專著 196
(一)、 中、日文 196
(二)、 英文 198
二、 單篇論文 199
(一)、 中、日文 199
(二)、 英文 202
三、 學位論文 203
附錄一:飛錫年表 205
附錄二:《念佛三昧寶王論》引用文獻之出處與內容 207

圖表目次
表 一:不空譯《仁王經》、《虛空藏經》的參與者 37
表 二:《法華三昧懺儀》與《摩訶止觀》十法異同 74
表 三:造罪之人與十念者之三在比較 168
表 四:四種著作的十種功德 179
圖 一:唐長安城千福寺位置圖 23
點閱次數356
建檔日期2016.06.02
更新日期2016.06.0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559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