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清末民初之佛語書法研究=Studies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n the Buddhist Words Calligraphy.
作者 吳新欽 (撰)=Wu, Xin-qie (compose)
出版日期2015
頁次332
出版者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lle.ntcu.edu.tw/
出版地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劉瑩
畢業年度103
關鍵詞清末民初=Qing Dynasty; 佛語=Buddhism words; 書法=calligraphy
摘要清末民國初年是一個革命和反革命、新文化和舊文化交相傾軋的混亂時代,也是一個令人憂心幻滅的時代。當人心在幻滅邊緣徘徊、掙扎、猶豫、徬徨的時候,正因為有了楊仁山、歐陽竟無、章太炎、梁啟超等學者、佛教居士,和虛雲法師、印光法師、太虛法師、弘一法師等僧伽,延續了佛教,才得以應化眾生,給這個時代帶來一股希望。因此,清末民初學者、佛教居士與僧伽如何護持佛教,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本研究即以清末民初(1799-1959)時期學者、佛教居士與僧伽的佛語書法為探討材料,參酌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採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歷史研究法,聚焦於清末民初時,學者、佛教居士、僧伽怎樣透過佛語書法,護持日漸式微之佛教為研究目的。
本研究發現,清末民初之學者、佛教居士、僧伽的佛語書法藝術,各承受其學術素養或碑帖之影響,在佛學思想傾向上,深受禪宗與淨土宗之影響,內容中,則呈現豐厚的親人師友同事之人際關係。清末民初時的學者、佛教居士、僧伽們,將清淨出世的佛語,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之中,用書法積極入世,化度眾生,實在功德無量!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period, is a revolutionary and counter-revolutionary included, new culture and old culture, mutual exclusion and confused era,but also a worrying era of disillusionment. When the people at the brink of disillusionment, struggle, hesitation, hesitation when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Yang,Ren-Shan, Ou-Yang,Jing-Wu, Zhang,Tai-Yan, Liang, Ci-Chao this group of scholars, lay Buddhist, and Master Hsu-Yun , Master Yin- Guang , Master Tai-Syu , Master Hong-Yi this group of monks, who went continuation of Buddhism, to be able to save this era of the blues, and further to this era brought a hope. Thus,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 lay Buddhist and Buddhist monks are mostly from how it is a subject worthy of study.
This study is the use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1799-1959) scholar of Buddhism and Buddhist monks' Buddhist words calligraphy as explore the material, refer to the System function of language in elementary theory, literature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of law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scholars lay Buddhist monks how through the Buddhist words calligraphy to protect and maintain the increasingly debilitating Buddhism as research .
The study found that Buddhist words calligraphy art of this period in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scholars lay Buddhist monks, each to his own influence to bear in terms of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or rubbings on Buddhism ideological tendencies, deep subject Zen and Pure Land Buddhism influence the content, then presents a rich family, teachers, friends, colleagues relationships.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period scholars, lay Buddhist monks, will clean and leave the earthly Buddhist language, into the into their lives, with calligraphy actively enter into the world, save the mortal beings, i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
目次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一)因接觸敦煌佛教文獻而起 2
(二)緣於聖嚴法師書法的啟示 5
二、研究目的 12
(一)探討清末民初佛語書法之藝術特點 12
(二)探析清末民初佛語書法之佛學傾向 12
(三)探究清末民初佛語書法之人際關係 12
第二節 前行研究成果與述評 12
一、前行研究成果 12
(一)清末民初之書法方面 13
(二)清末民初之佛教方面 17
二、前行研究述評 26
(一)對深論清末民初佛語書法的期待 26
(二)對論究清末民初佛語書法的期望 2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步驟 34
一、研究範圍 34
(一)名詞界定 34
(二)研究限制 38
二、研究步驟 38
(一)研究方法 38
(二)研究視角 39
第二章 清末民初之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
第一節 清末民初之時代背景 45
一、清末的內憂外患 45
(一)清末的內憂和平息 45
(二)清末的外患與改革 50
二、民初的內亂動盪 55
(一)國父的革命 55
(二)民初的政治 56
(三)軍人的主政 57
第二節 清末民初之社會環境 58
一、清末民初的佛教氛圍 58
(一)清末民初的禪宗 58
(二)清末民初的淨土宗 59
(三)清末民初的律宗 61
(四)清末民初的其它宗派 62
二、清末民初的書法背景 63
(一)清末民初的碑帖潮流 63
(二)清末民初的出土書蹟 66
第三章 清末民初學者之佛語書法
第一節 康有為之佛語書法 71
一、康有為的生平事略 71
二、康有為的佛語書法 73
(一)〈大同書手稿〉 73
(二)〈不忍雜誌‧序〉 74
(三)〈丁巳夏五、六月間,蒙難避地美森院即事〉 75
(四)〈戊戌輪舟中絕筆書及戊午跋後〉 76
(五)〈磐陀石上再來身〉 77
(六)〈甲子六月得青島舊提督樓〉 78
(七)〈般若〉 79
(八)〈一切覺悟即究竟〉 79
(九)〈諸天花雨菩提讚〉 80
三、康有為佛語書法的特色 80
(一)康有為佛語書法的藝術特點 80
(二)康有為佛語書法的佛學傾向 85
(三)康有為佛語書法的人際關係 89
四、小結 94
第二節 梁啟超之佛語書法 95
一、梁啟超的生平事略 95
二、梁啟超的佛語書法 98
(一)〈靈嶽重輝〉 98
(二)〈首楞嚴經‧第二卷〉 98
(三)〈印光法師文鈔序〉 100
(四)〈憨山德清《行書六言偈語》跋〉 100
三、梁啟超佛語書法的特色 102
(一)梁啟超佛語書法的藝術特點 102
(二)梁啟超佛語書法的佛學傾向 105
(三)梁啟超佛語書法的人際關係 107
四、小結 108
第三節 章太炎之佛語書法 109
一、章太炎的生平事略 109
二、章太炎的佛語書法 112
(一)〈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致吳承仕書信〉 112
(二)〈一九一二年致吳承仕書信-1〉 113
(三)〈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七日致吳承仕書信〉 113
(四)〈一九一二年致吳承仕書信-2〉 114
(五)〈一九一二年某月二十二日致吳承仕書信〉 114
(六)〈一九一二年致吳承仕書信-3〉 114
(七)〈一九一二年某月十二日致吳承仕書信〉 117
(八)〈一九一二年致吳承仕書信-4〉 118
(九)〈一九一三年九月二日家書〉 119
(十)〈一九一四年四月九日家書〉 120
(十一)〈一九一六年初二日致吳承仕書信〉 121
(十二)〈玄奘譯唯識三十論〉 122
三、章太炎佛語書法的特色 123
(一)章太炎佛語書法的藝術特點 123
(二)章太炎佛語書法的佛學傾向 125
(三)章太炎佛語書法的人際關係 128
四、小結 130
第四章 清末民初佛教居士之佛語書法
第一節 何紹基之佛語書法 133
一、何紹基的生平事略 133
二、何紹基的佛語書法 137
(一)〈為敘齋書涪老詩卷〉 137
(二)〈偶書蘇軾《偈語》詩冊〉 138
(三)〈金陵雜述三十二絕句殘冊〉 138
(四)〈臨蘇書石恪畫維摩贊頌〉 140
(五)〈迦蘭陀室〉 141
三、何紹基佛語書法的特色 141
(一)何紹基佛語書法的藝術特點 141
(二)何紹基佛語書法的佛學傾向 144
(三)何紹基佛語書法的人際關係 147
四、小結 148
第二節 趙之謙之佛語書法 149
一、趙之謙的生平事略 149
二、趙之謙的佛語書法 152
(一)〈羅光璽觀虎邱山僧採茶詩〉 152
(二)〈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153
(三)〈為容吾書〉 154
(四)〈題陳寶善香火因緣圖〉 154
(五)〈佛〉 156
(六)〈一切音聲海〉 156
(七)〈心地光明無盡燈〉 156
(八)〈蟸殼道場〉 156
(九)〈我曾不見佛〉 159
(十)〈陰陽風雨晦明,受之以節〉 160
(十一)〈疲驢狹路愁官長〉 160
(十二)〈佛告無盡意〉 161
(十三)〈自古情多惟有佛〉 161
(十四)〈阿彌陀佛〉 161
三、趙之謙佛語書法的特色 163
(一)趙之謙佛語書法的藝術特點 163
(二)趙之謙佛語書法的佛學傾向 166
(三)趙之謙佛語書法的人際關係 167
四、小結 175
第三節 翁同龢之佛語書法 176
一、翁同龢的的生平事略 176
二、翁同龢的佛語書法 178
(一)〈黃覺庵皈佛圖〉 178
(二)〈為何子峨題唐人寫經〉 180
(三)〈題齊天保百佛銅牌〉 180
(四)〈般若庵記〉 180
(五)〈手寫法華經題後〉 183
(六)〈題宋刻楞嚴經後〉 184
(七)〈三峯藏禪師語錄書後〉 185
(八)〈白描十八羅漢卷〉 186
三、翁同龢佛語書法的特色 187
(一)翁同龢佛語書法的藝術特點 187
(二)翁同龢佛語書法的佛學傾向 189
(三)翁同龢佛語書法的人際關係 192
四、小結 193
第五章 清末民初僧伽之佛語書法
第一節 虛雲法師之佛語書法 195
一、虛雲法師的生平事略 195
二、虛雲法師的佛語書法 201
(一)〈皮袋歌〉 201
(二)〈題敕建雞足名山全圖〉 202
(三)〈一九一九年一月念七號致高鶴年居士信〉 203
(四)〈一九二O年某月十一日致高鶴年居士信〉 204
(五)〈一九二一年三月二十日致高鶴年居士信〉 205
(六)〈虛雲法師法相自題詩〉 205
(七)〈一九五二年秋攝於武昌三佛寺題詩〉 206
三、虛雲法師佛語書法的特色 207
(一)虛雲法師佛語書法的藝術特點 207
(二)虛雲法師佛語書法的佛學傾向 210
(三)虛雲法師佛語書法的人際關係 216
四、小結 220
第二節 印光法師之佛語書法 220
一、印光法師的生平事略 221
二、印光法師的佛語書法
點閱次數108
建檔日期2016.08.23
更新日期2016.08.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776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