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論竺道生從毘曇到般若的轉向=The Conversion from Abhidharma to Prajñā on Zhu Tao-sheng |
|
|
|
作者 |
謝獻誼 (撰)=Xie, Xian-yi (compose)
|
頁次 | 320 |
出版者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chinese.nccu.edu.tw/main.php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政治大學 |
系所名稱 | 中國文學系 |
指導教授 | 涂艷秋 |
畢業年度 | 103 |
關鍵詞 | 竺道生=Zhu Tao-sheng; 毘曇=Abhidharma; 般若=Prajñā; 理=Li; 大乘=Mahāyāna |
摘要 | 本論文主要探究竺道生思想中毘曇學闕如的現象問題,尤其側重於竺道生曾經積久學習毘曇之學,卻為何在其後來的論著當中難以尋見此般毘曇學的影響及痕跡。本論文的處理方式主要採取思想比較的進路,即透過選取毘曇學和竺道生思想中具代表性之論點,再運用分析、比較之方法,逐步釐清毘曇學在竺道生思想中所佔有的份量,以及竺道生對待毘曇學的立場、觀感等;透過補白竺道生思想中關於毘曇學的容受問題,將對於竺道生思想有著更為整全、確當的認識。同時,在回歸中國佛學發展的脈絡底下,亦能對於早期中國佛教毘曇和般若、甚至擴及大、小乘間的交涉過程、細節及其相關問題等,提供一個合理的觀察與說解。 在實際論述方面,第二章隸屬本論文的研究基礎。此部份包含探討中國早期毘曇文獻的翻譯與傳播、容受狀況,其用意在於呈顯、了解竺道生以前中國毘曇學的發展情形。其次,針對史傳等載錄竺道生生平遊學事跡與毘曇學接觸的史實進行考訂,其中包含竺道生接觸毘曇學的年份、地點、授予毘曇學的對象等各種細節。最後,具體論證竺道生所接觸到的毘曇學理論為何,用以釐清竺道生在各種部派毘曇學系統中的接受對象,始能明確地與後文論述般若學與毘曇學交涉的部分有所接應。 第三章以降,主要以思想、理論比較的方式進行。該章首先針對竺道生所接觸的毘曇學理論進行析論,主要集中在毘曇學對於「法體恆存」和「三世實有」理論的探討,其間包含毘曇學如何定義「法體」的內涵,以及由此導出「法體實有」的理路。其次,針對竺道生思想中位居核心地位的「理」概念進行考論,嘗試分析竺道生「理」概念的內涵,包含其中的觀念架構和理路推演,以及「理」概念的形成背景和基礎成分等,同時亦就竺道生言論中與「理」概念相關的其他理論內容,像是法身、悟理等概念進行延伸性的說明,以求能完整掌握道生「理」概念的特殊意義。第三部分則具體比較毘曇學「法體恆存」理論與竺道生「理」之概念在學說理論上的異同,並嘗試釐清二者間是否具有可架接或可融通之處,其間的轉圜點為何,轉出後的「理」概念是否有超越或不同於「法體實有」理論的部分,同時也觀察在道生身上當毘曇學遇到般若學時,他是否全盤的接受般若並放棄毘曇等關鍵問題。 接續的第四章主要進行關於修道理論的考察。由於上一章次已然確立對於法體內容的界定,而法體內涵的提出,最終仍回歸、落實於修行者的體證,故順此理路而進行修道論的比較。首先,將析論毘曇學中的修道理論,主要側重討論毘曇學中有關「漸修」與「頓斷」的關係,其中包含毘曇學對於修行次第、所斷煩惱、斷煩惱之智慧以及最終獲證果位等細節的分析。其次,論究竺道生思想中另一有關修道的核心議題──「頓悟」說,嘗試解讀竺道生「頓悟」說的內容,例如「頓」的意義指向、「悟」與「理」的關係、如何界定「頓悟」的標準、「頓悟」是否與「漸修」形成背反、相違等,同時亦針對與「頓悟」說相關的修行觀點,像是道生所認為障礙修行的主要煩惱為何、斷除煩惱所具備的智慧為何,以及其他有關修行過程的重要原則等,均在第二部分進行考論,以求能整全地發見竺道生對於修道理論的觀點。最後,專就毘曇學「漸修頓斷」理論與竺道生「頓悟」說的內容進行比對,討論其間是否有類同或相異之處,又該如何看待這些異同的部分。 第五章在比較、討論完法體與修道的理論後,由於凡夫修行至最終獲得成佛果位,並非一蹴可成,因此在不斷向上、向善的還滅過程中,便涉及界定善惡業報的發生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等,故須辨析業報論的層面。而由業報論衍生之問題係為「誰」來受報,故延伸之討論便觸及對眾生主體性解釋的意見差別。在實際論述上,本章仍先考察毘曇學對於業報理論的看法,箇中包含諸如「業」、「報」、「果」等個別概念定義及其種類區分,並且關注毘曇學談論業報的核心訴求為何。接著,則將集中於「業力相續」的討論;這涉及毘曇學認為業力如何延續的問題,並且擴及對眾生主體性的看法,同時亦將循此論究毘曇學在「無我」原則的堅持下如何維繫業感緣起的生發。此外,本章亦將擴及《三法度論》和犢子部立「不可說我」的內容,此係因道生很可能曾從僧伽提婆接觸到此種對眾生主體性問題的特殊意見。第二部分將考論竺道生的「善不受報」說;表面上「善不受報」似乎違逆於毘曇學承許業報存在的概念,但其實竺道生並非否認行善造惡等果報的因果鏈結關係,而是另有他所欲強調的、關於業報的看法,此係為本章次亟欲釐清的重點,故第二部分將以「善不受報」為主題線索,同時討論竺道生有關業報說的其他觀點,例如眾生未成佛前的行善造惡問題。第三部分,則比較毘曇學與竺道生對因果業報的看法、界說等,同時亦涉及二者對眾生主體性問題的立場;而究竟兩造理論間是否具有共通或迥異之處,又該如何解釋、看待道生對於業報的立場。 而經以上進程設定及考察後發現,竺道生係以般若學理為其思想基底,復在此上融會、貫通各類大乘經典,並且在會通各種大乘思想的過程中,亦對毘曇之學做出裁定與選擇。換句話說,竺道生思想中般若與毘曇之交涉現象,其實衍生的是他如何面對和處理大、小乘間教理取捨、定位等相關問題。而以道生為例,般若所反映的大乘空義思潮與毘曇所代表的部派佛學系統,對道生而言,最終他是擇選以般若等大乘經典為其思想歸向,也因此在他自覺地檢討、修正毘曇學問題時,遂體現出其思想形成毘曇學空白、闕如之現象。但另一方面,當談說竺道生思想以般若學為顯著特色、而以佛性義為最終歸向的同時,其間不可忽略者係是做為基層的毘曇學;正因為具備深厚、踏實的阿毗達摩基礎,道生才能在其上快速融會般若空理,然後串聯於佛性教說,並以之做為思想定位的終點,甚至可說正是因為道生具有深厚且由「部派阿毗達摩→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的循序基底,所以才能在其上開結出以涅槃佛性為代表的思想取向,而這一切的根源自不脫離於毘曇之學。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論題意義 1 第二節 前行研究成果回顧 4 一、專書 4 二、學位論文 7 三、思想史或其他專著當中論及竺道生者 10 四、期刊論文 16 (一)與竺道生思想相關的研究 16 (二)與《法華經疏》相關的研究 26 第三節 研究範圍界定 32 第四節 研究材料選取 33 一、《維摩詰經義疏》 34 二、《法華經疏》 35 三、《泥洹經義疏》 35 第五節 研究方法說明 37 一、對象問題的釐定 38 二、內在結構的重組 38 三、理論內容的比較 40 第六節 章節安排說明 41 第二章 竺道生與毘曇學的關係 45 第一節 中土早期毘曇文獻的翻譯與容受概況 45 一、毘曇論書的意義及其在印度的發展概況 46 二、以安世高為代表的漢魏時期 48 三、以道安為代表的苻秦時期 51 四、以慧遠為代表的東晉及南北朝時期 57 第二節 竺道生學思歷程中與毘曇學接觸的考察 66 一、竺道生棲止廬山的時間推算 67 二、竺道生前往長安的時間推算 72 第三節 竺道生所接觸的毘曇學內容 75 第三章 毘曇「法體」與竺道生「理」的比較 81 第一節 毘曇學的「法體恆存」說及其相關內容 82 一、「三科」、「五位」的架構確立及其意義 83 (一)「三科」的架構內容 84 (二)「五位」分類的創立 86 二、諸法「相、性」意義的界定:「法體恆存」說的導出 91 (一)聖者所見的世界 91 (二)緣起法的世界 92 (三)自性與法體的關係 93 三、法體如何體現為諸法:「六因」與「四緣」的作用論 95 (一)自性、自力與法體恆存的關係 95 (二)由法體恆存導出三世實有的論說 96 (三)六因、四緣的作用性 98 第二節 竺道生「理」之概念及其相關論說 100 一、「法之本分」:以「緣起性空」做為諸法本質性的規定 101 二、「法者,理實之名」:由「法性」導出「理」的界說 107 (一)兼見常、無常,始得見「理」 107 (二)「理」為第一空義 109 (三)「無二實」、「常一」之「理」 110 (四)「入理」與「解理」 111 (五)「理體」與「常樂我淨」的提出 114 三、從「體法為佛」到「應感遂通」的作用關係 119 (一)「體法為佛」的涵義 120 (二)「應感遂通」的內涵 125 第三節 毘曇「法體恆存」與竺道生論「法性」的比較 130 一、關於法體特性及其意義的比較 130 二、關於法體在體、用關係方面的比較 134 三、關於法體在理論立場上的比較 136 第四章 毘曇「漸修頓斷」與竺道生「漸修頓悟」說的比較 141 第一節 毘曇學的「漸修頓斷」說及其相關內容 143 一、修行方法、次第階段和其所證果位 143 (一)「四念處」:修行的入門基礎 144 (二)「四善根」:正式觀修四諦十六行相的開始 148 (三)「見法位」:依循「十六淨心」次第觀察三界之四諦道理 151 (四)「修道位」:持續觀修四諦以求徹底破除「修所斷」煩惱 153 (五)「無學位」:以金剛喻定破除上二界殘餘修惑並證入羅漢果位 157 二、修行所斷煩惱 161 (一)「見斷」類煩惱的細目內容 162 (二)「思維斷」類煩惱的細目內容 164 (三)說一切有部對於「漸斷」、「頓斷」兩種意義的界定 166 三、修行所得智慧 170 (一)「智」之定義 171 (二)「十智」之分類及其差別 171 (三)「忍」、「智」異同之辨 173 第二節 竺道生的修行觀和其「頓悟」說 175 一、斷盡惑染者為佛 175 二、循悟理成佛所開出的「一乘」之道 179 三、由「一乘」轉換為「大乘」的修行道路 182 四、竺道生如何看待二乘 186 (一)竺道生面對小乘的根本立場 186 (二)竺道生認為小乘不為究竟的原因 187 (三)竺道生認為小乘教法存在之意義 193 五、「大乘」菩薩行之修持原則及其具體內容 195 (一)菩薩在功德面的修習內容 198 (二)菩薩在智慧面的修習內容 204 1、觀理伏心的前置基礎 204 2、觀理伏心的實修次序及其內容 206 3、觀理伏心的重要原則 208 六、竺道生立「頓悟義」或「頓悟成佛」說的實情考察 212 (一)後人述錄竺道生「頓悟」的記載 214 1、謝靈運〈辨宗論〉所述道生「頓悟」義 214 2、劉虬〈無量義經序〉所述道生「頓悟」義 217 3、慧達《肇論疏》所述道生「頓悟」義 218 4、吉藏所述道生「頓悟」義 219 5、碩法師《三論遊意義》所述道生「頓悟」義 222 (二)回歸現存竺道生言論中有關「頓悟」語意的檢證 223 1、竺道生對「悟」的相關說明 223 2、竺道生對「頓、漸」的相關說明 224 第三節 毘曇「漸修頓斷」與竺道生修行觀的比較 227 一、關於修行目的及其最終證獲果位的比較 227 二、關於修行方法、內容等的比較 229 三、關於修道模式及其特徵的比較 231 (一)有部毘曇與竺道生二者面對煩惱之態度 231 (二)有部毘曇「漸修頓斷」與竺道生「漸修頓悟」之特色比較 232 第五章 毘曇「待緣相續」與竺道生「善不受報」說的比較 237 第一節 有部毘曇之業報論和其相關內涵 239 一、以「三業」、「五果」說為代表之業報系統 239 (一)「業」之性質及以「三業」為基礎的分類 239 (二)由業所生之「五果」說及其相關意涵 245 二、十二支緣起所代表的「三世兩重因果」說 251 (一)「三分緣起」的劃分 251 (二)十二緣起的運作 253 三、業力存續與受報主體問題:心念、種子及其待緣相續的內涵 256 四、《三法度論》之「不可說我」及其相關概念 261 第二節 竺道生的業報觀及其相關內涵 267 一、「因果相召」與「善不受報」之對舉性意義 268 (一)「因果相召」:對因果業報持肯定態度及其理由 268 1、竺道生對「因緣果報」和「十二因緣」之理解 268 2、「福報」、「功報」、「罪報」:竺道生對各種果報的認定 271 (二)「善不受報」義的兩重解釋 274 1、佛之究竟善不受業報法則限制 275 2、眾生行善不必然受善報 279 3、總結「善不受報」的兩重意義 281 二、「受報之主─無我─佛性我」的層次性翻轉 284 (一)「受報之主」與「無我」概念的對舉意義 284 1、「受報之主」概念的提出 284 2、與「受報之主」並行不悖之「無我」概念 286 (二)從「無我」到「佛性我」的躍升 289 1、竺道生的佛性義 289 2、竺道生的「佛性我」及其與「無我」之關係 296 3、竺道生之「佛性我」與善惡業報之關係 298 第三節 毘曇業報論與竺道生論業報等內容之比較 300 一、關於因果業報之內容界說及其態度、立場的比較 301 二、關於眾生主體性看法之比較 302 第六章 結論 305 參考資料 311 |
點閱次數 | 223 |
建檔日期 | 2016.08.23 |
更新日期 | 2016.08.2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