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大乘玄論》點校=Treatise on the essentials of Mahayana by Jizang: A punctuated and proofread edition
作者 釋吉藏 ; 陳平坤 ; 釋果鏡 ; 楊惠南
出版日期2016.11
頁次500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者網址 http://www.ddc.com.tw/
出版地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叢書名漢傳佛教典籍叢刊
叢書號2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大乘玄論》,攝山三論學派「嘉祥大師」釋吉藏(549~623)用來開闡大乘佛法要義的集錄式著作。著作探及「〔真、俗〕二諦」、「八不〔中道〕」、「佛性」、「一乘」、「涅槃」、「〔般若、方便〕二智」、「〔諸佛〕教迹」、「〔菩薩〕論迹」等佛學重大論題,實大有益於後學深入佛教義海而覷得其理趣。
本書作為《大乘玄論》點校本,主要是為其文句分章別段,並且使用新式標點符號進行句讀,希望減少讀者閱覽該論時的障礙,以利準確掌握其文句意旨。此外,本書提供《大乘玄論》所引佛教經論,以註解補充說明其出處,希冀有助於讀者深入吉藏佛學思想真義,貫通中觀三論思想內涵。
目次【壹】導讀
一、《大乘玄論》的作者和分章  
吉藏生平簡介  
《大乘玄論》的八大主題及其分章
二、《大乘玄論》各章要義概述
第一章〈二諦義〉
第二章〈八不義〉
第三章〈佛性義〉  
第四章〈一乘義〉  
第五章〈涅槃義〉
第六章〈二智義〉
第七章〈教迹義〉
第八章〈論迹〔義〕〉
  
【貳】《大乘玄論〉卷第一
第一章〈二諦義〉
第一節〈標大意〉
第二節〈釋名〉
第三節〈立名〉
第四節〈有無〉
第五節〈二諦體〉
第六節〈中道〉
第七節〈相即〉
第八節〈攝法〉
第九節〈辨教〉
第十節〈同異〉

【參】《大乘玄論》卷第二
第二章〈八不義〉
第一節〈辨大意〉
第二節〈明三種中道〉
第三節〈論智慧中道〉
第四節〈雜問〉
第五節〈論單複諸句〉
第六節〈明不有有〉

【肆】《大乘玄論》卷第三
第三章〈佛性義〉  
第一節〈大意門〉
第二節〈明異釋門〉
第三節〈尋經門〉
第四節〈簡正因門〉
第五節〈釋名門〉
第六節〈本有始有門〉
第七節〈內外有無門〉
第八節〈見性門〉
第九節〈會教門〉
第十節〈料簡門〉  

第四章〈一乘義〉
第一節〈釋名門〉
第二節〈出體門〉  
第三節〈同異門〉

第五章〈涅槃義〉  
第一節〈釋名門〉
第二節〈辨體門〉
第三節〈八倒門〉 

【伍】《大乘玄論》卷第四
第六章〈二智義〉  
第一節〈翻名門〉
第二節〈釋名門〉
第三節〈釋道門〉
第四節〈境智門〉
第五節〈同異門〉
第六節〈長短門〉  
第七節〈六智門〉
第八節〈開合門〉  
第九節〈斷伏門〉  
第十節〈攝智門〉
第十一節〈常無常門〉
第十二節〈得失門〉

【陸】《大乘玄論》卷第五
第七章〈教迹義〉  
第一節〈釋教不同門〉
第二節〈感應門〉
第三節〈淨土門〉

第八章〈論迹〔義〕〉  
第一節〈明破申大意〉
第二節〈明四論宗旨〉
第三節〈明經論能所〉
第四節〈釋「中觀論」名〉
第五節〈明論緣起〉
ISBN9789575987305 (平)
點閱次數792
建檔日期2016.10.1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883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