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貪、欲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普世價值 ── 以美國為例 |
|
|
|
作者 |
Levering, Miriam
|
出處題名 |
二○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二:人間佛教宗要
|
出版日期 | 2015.09 |
出版者 |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fgsihb.org/
|
出版地 | 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田納西大學
|
摘要 | 人們嘗試為貪婪脫罪的欲望非常強大,總會說:畢竟,我們僅是取己所需而已。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社會,已逐步成為﹁贏家大獲全利﹂的社會。頂尖的運動員、電影及娛樂界明星、音樂家、企業家及大型企業總裁等都極端富有。而稍有成就的運動員、藝人、音樂人及公司員工所得卻非常微薄。過高的薪資、分紅以及退休規劃提供了相當不合理的誘因,迫使人們產生必須追求極度成功成為贏家的欲望。許多美國大學名校的菁英畢業生,畢業後立即進入金融服務業,選擇銷售金融產品之路,而非對美國社會貢獻價值。一般能在美國金融服務業中成為﹁贏家﹂,都是肇始於:新鮮人被灌輸有權去期待百萬年薪的生活;而其他非金融的產業,即使拼命工作也無法造就一個贏家。其代價是甚麼呢﹖就像麥道夫一樣沒有誠信、欺騙,或是毀謗他們、剝削他人、隱瞞過錯及其他不名譽的言行,都是基於貪婪動機 (the motive greed) 而來的。 |
ISBN | 9789865777999 |
點閱次數 | 795 |
建檔日期 | 2017.01.19 |
更新日期 | 2018.06.1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