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老齡社會背景下人間佛教發展的一些思考
作者 黃公元
出處題名 二○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二:人間佛教宗要
出版日期2015.09
出版者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出版者網址 http://www.fgsihb.org/
出版地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
摘要佛陀創教時期及此後數千年漫長歲月裡,由於戰爭、災荒、疫病頻發,生活資源短缺及社會醫療水平低下等原因,人口死亡率高,平均壽命較低,基本不存在社會人口老化的現象。近代太虛大師揭櫫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時,正值國家動亂多難,老百姓幾乎沒有社會醫療保障,人口死亡率高、平均壽命低的狀況依然如故。是以從佛陀時期一直到太虛大師所處的時代,均未出現過人口老齡化這種社會現象。而現當代隨著人類物質生活狀況的改善與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明顯提高,社會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人口變動趨勢。人口老齡化、高齡化,既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也使社會進一步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這是佛教在以往演進過程中未曾遇到的新問題。老年人既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也是社會的一種壓力(尤其是其中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且人人都會老,現在的中青年,若干年後也會成為老年人。老年人的物質、精神生活狀況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不僅是老年人自己的事,也同中青年人息息相關。老吾老及人之老,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更好地發出夕陽光輝,最後體面、尊嚴、安樂地離開這個世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佛教界面對這一新的人口現象,應充分發揮佛教文化的獨特優勢,人間佛教在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老齡社會背景下,人們常說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終等等問題的解決,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人間佛教如何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上,發揮自身優勢,做出獨特貢獻﹖這裡談一點粗淺的認識和思考,作為引玉之磚。
ISBN9789865777999
點閱次數732
建檔日期2017.01.19
更新日期2018.06.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7023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