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釋開仁
|
出處題名 |
福嚴佛學研究=Fuyan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6 |
出版日期 | 2011 |
頁次 | 121 -150 |
出版者 | 福嚴佛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fuyan.org.tw/
|
出版地 | 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三善根; 人菩薩行; 十善; 大乘三心 |
摘要 |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第八章說無癡即般若、無瞋即大(慈)悲、無貪即三昧。又於《佛法概論》第十九章說大乘三心──菩提願,大悲心,性空見,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若據依人身直趨佛道的人菩薩行(或人間佛教)來說,該如何說明其中關於無貪善根配對項目之差異性? 據筆者所知,導師在晚年常述觀空不證空的初期大乘菩薩觀當中,所開示的條件則為「般若、悲願、禪定」;這與上述異說的關係,是筆者關注的課題之一。加上留意到導師巧用「悲願」二字,表明菩薩「下化有情(大悲心)」、「上求佛道(菩提願)」的願行,明示此乃大乘圓滿離瞋善根的特色,彰顯二乘無法圓滿的殊勝功德。結論即是,唯佛的三善根才能讓三心成就,使三毒永盡無餘。由三善根開展的人菩薩行,希望說明十善菩薩由人身,由意三導正身三口四的十善業,漸次地由五乘法、三乘法的十善,踏入大乘不共的成佛境地。 |
目次 | 一、以人類為本的人間佛教 121 二、由十善直趨佛果的原由 122 三、三善根乃十善法之根本 124 四、三善根的淺深層次 125 1、五乘法的三善根 125 2、三乘法的三善根 126 3、大乘法的三善根 129 五、無貪善根與菩提願的關係 131 1、不貪急證成佛 131 2、勇求佛道的菩薩 133 3、大乘法特有的定 135 六、無貪善根與三昧的關係 135 1、成就無量三昧 135 2、未至菩提座前不現入滅定 141 七、三善根與大乘三心的多樣性詮釋 143 1、無瞋善根與悲願相合的可行性 143 2、多樣性詮釋的意義 146 八、結語 148 參考書目 149
|
ISSN | 20700512 (P) |
點閱次數 | 372 |
建檔日期 | 2019.07.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