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四界」養生法對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改善之原理與應用 — 以「腸躁症」為例 |
|
|
|
作者 |
釋性廣
|
出處題名 |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兩岸學術會議(第十七屆)
|
出版日期 | 2019.05 |
頁次 | 31 - 44 |
出版者 |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
出版地 | 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兼任副教授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
關鍵詞 | 四界/四大; 身念處; 佛教養生法; 自律神經失調; 腸躁症 |
摘要 | 本文主要目的是從佛教的「身念處」以及「四界」(一切物質之基本元素)的原理,對比現代主流醫學的觀點與方法,闡釋所謂「自律神經失調」之成因,並說明「四界」的特性與作用,如何運用於調理改善身體,舉「腸躁症」之實例為證。 現代醫學以西醫與中醫為主流,對於身體的疼痛與不舒服,常以病名論定之。西醫有些病名在中醫系統中是沒有意涵的;反之,中醫的病名在西醫的系統裡,也經常無法具體對應;同理,中、西醫的病名在「四大」的理論系統中,也無法得到適切的對應名詞。「自律神經失調」是西方醫界所訂的病名,在佛法的理論系統中並無這些病名,不同於主流醫學體系,佛教認為一切的有形物質是地、水、火、風「四界」所構成,「四大調和,衆病皆癒」這是佛教養生學核心而根源性的指導原理,如果有哪一界過於增盛或是過於耗弱,就會因為失去平衡、無法調和而產生病相。 筆者從古老的佛陀教法――「四界調和」的原理出發,期盼為當代醫療中尚未能有效解決的問題,提供一個不同的省思角度。疾病的發生有各種因緣,只要是能夠直接有效、最少副作用或徹底改善的方法,都可以列入治病療養的考量。 |
目次 | 一、前言 32 二、當代西方醫學對「自律神經失調」的認知 33 三、中醫系統對「自律神經失調」之見解 35 四、佛教「色身」的詮釋 36 (一)「色法」的特性與作用 36 (二)「色法」於身體的呈相 37 五、佛教「四界」養生法對自律神經的調和作用 38 (一)佛教與中、西方醫學的對話 38 (二)佛教養生學對治「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 39 六、實證案例:「腸躁症」 40 (一)中、西醫學的治療觀點 40 (二)佛教「四界」的詮釋與應用 42 七、結語 43 |
點閱次數 | 538 |
建檔日期 | 2020.07.24 |
更新日期 | 2020.09.0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