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藉宗教自我曼陀羅模型分析的四類宗教比喻
作者 張蘭石
出處題名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第十五屆)
出版日期2017.05.22
頁次B161 - B172
出版者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出版地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兼中文學系主任
關鍵詞自我曼陀羅模型; 宗教; 世界軸; 黑洞
摘要作者使用窗、鏡、羅盤與黑洞這四個比喻來分析宗教的觀念與行為。在知識的微世界,「宗教」的意義常被比喻為一扇窗或一面鏡子。宗教對許多人而言像是鏡子般反射著自己已信的。這神奇的鏡子能鑒戒蒼生,能提供人們信仰、價值觀與行為的神聖獎懲;可惜僅止於此。對其他人而言,宗教像是一扇窗般揭示了不同時空、不同文化之人所存在的世界。他們能經由這些世界來看事物,且探索信仰如何形成。這使他們得以批判自己的世界並在這過程中深刻地轉變。本文提出,窗喻與鏡喻,分別可視為描述在實在論範疇上的「教義微世界」,以及實證論的「個體認知」。伊里亞德(Mircea Eliade, 1907-1986)對世界軸原型的宗教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研究揭示,所有宗教都區別聖、俗。在生活世界,聖俗領域是由禮儀或聖化活動來定義。伊里亞德世界軸的意象,如神樹、聖山、曼陀羅等,能比喻宗教的「聖化活動」中由諸多角色所形成的聖俗階層結構。本文則反向修改「世界軸」意象而提出「黑洞」來比喻在某些由號稱先知的人所領導的新宗教教團中的「個體行為」。
藉這四類比喻,本文依「宗教自我曼陀羅模型」提出了完整、體系性且鮮活的的宗教動力類型學。作者認為,當人們對「宗教」的認知大致有實在論而非實在論兩面向,兩面向大致對應於「窗」與「鏡」兩類比喻;而人們在「宗教」中的實踐有傳統宗教與新興宗教兩模式,兩模式分別對應「世界軸」與「時空黑洞」兩類比喻。無論如何,這宗教自我曼陀羅模型不是一幅準確的藍圖,只是一個分析性的直喻。
目次一、宗教研究在諮商學的重要性 B162
二、從「自我的曼陀羅模型」到「宗教自我曼陀羅模型」 B163
三、窗外的神聖實在 B165
四、鏡中的水月道場 B165
(一)投射感受之鏡:投射感受而導致自我催眠 B167
(二)投射理念之鏡:投射理念以期開發淺能 B167
(三)如實全觀之鏡:自我觀察以達自我修養 B167
(四)藏身化煞之鏡:應付外界以期處世藏身 B167
五、世界軸的聖顯 B168
六、黑洞般的新興教團 B169
七、結語 B170
點閱次數239
建檔日期2020.07.31
更新日期2020.07.3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9649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