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印順法師對《中論24.18》的詮釋探討
作者 釋如戒
出處題名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第八屆)
出版日期2009.05
頁次C5-1 - C5-32
出版者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出版地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佛教弘誓學院研究部教師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關鍵詞中論; 智顗; 印順法師; 二諦; 三諦
摘要《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中的第十八偈頌,一般對此頌文的判讀,又稱為「三是偈」,此為三論宗的解釋;或者名為「三諦偈」,則是天台宗的解讀。然而,對於上面兩者在解釋《中論24.18》上,評價則不一。特別是對於天台智顗的解說,學者之間也存在著意見上的不同:一、認為智顗的解釋,已不符合《中論》「二諦」思想的「原意」;二、則認為智顗的觀點,並不違於龍樹《中論》的根本立場。
本文的處理方式,在其方法上,先針對此偈頌進行語句上的分析;並且個別地從梵文、漢語二種文本著手,特別是針對天台智顗當時所能依據的鳩摩羅什譯本去作分析。然後,依此語句上的分析,去檢視智顗詮釋《中論24.18》的可能依據,提出個人評論與看法。
從六方面:一、從佛教思想來源與概念的「脈絡性轉換」與「佛教詮釋學」來談,二、從智顗對佛學系統之整體詮釋上來看,三、從漢語的表述方式及其「是」字的結構性來看,四、從漢語翻譯來看,五、從《中論》文本上來看,以及就歷史脈絡,來對比二者三諦論議,不應該為吉藏「是假名絕待的二諦論,立意多少傾向圓融」,而智顗三諦是「違明文、違頌義」。
目次壹、前言 C5-2
貳、印順法師對《中論24.18》的見解 C5-3
參、印順法師《中論24.18》偈頌解析 C5-5
一、《中論24.18》的偈頌解析 C5-5
(一)梵文結構中所呈顯的原意 C5-6
(二)中文結構中所可能出現的解釋類型 C5-8
二、對印順法師所持觀點之評析 C5-17
(一)從佛教思想來源與概念的「脈絡性轉換」與「佛教詮釋學」來談 C5-17
(二)從智顗對佛學系統之整體詮釋上來看 C5-19
(三)從漢語的表述方式及其「是」字的結構性來看 C5-20
(四)從漢語翻譯理論來看 C5-21
(五)從《中論》文本上來看,智顗「違明文」、「違頌義」之問題 C5-21
(六)關於二者評價不同 C5-26
點閱次數205
建檔日期2020.08.20
更新日期2020.09.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9703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