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鄭志明 =Cheng, Chih-ming
|
版本項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12.08.01 |
頁次 | 381 |
出版者 | 文津出版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wenchin.com.tw/web/MdFront?command=allCateList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現為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
關鍵詞 | 宗教觀 |
摘要 | 當代對宗教的認知極為分歧,不僅一般民眾難以理解宗教的形式與內涵,既使是思想家也各自有不同詮釋觀點,構成複雜的宗教思潮活動,在各說各話下很難有共同的交集,在眾說紛紜的過程中,不只在認知上出問題,還夾雜著不少意識形態的對立與衝突,甚至在各自堅持下互不相容。對生死的課題也是如此,在懼死的心態下缺乏理性的討論空間。
本書在宗教與生死的文化對話上,著重在當代重要哲學家進行個案性的討論,未來在此一課題上將再多些深入性的專題探討。 |
目次 | 自 序 01 第一章 緒論──當代宗教與生死的迷思與反思 1 一、當代的迷思 1 二、非形式的宗教 2 三、終極存有的生死 4 第二章 康有為的宗教觀 7 一、前言 7 二、二元對立的宗教觀念 9 三、康有為的神道與鬼神論 16 四、康有為的人道與尊孔論 27 五、康有為的天游之學 34 六、結論 42 第三章 譚嗣同的宗教觀 44 一、前言 44 二、宗教的綜合主義者 45 三、超越生死的靈魂觀 51 四、「微生滅」的宗教觀 57 五、結論 63 第四章 胡適的宗教觀 65 一、前言 65 二、理學家庭的毀神論者 66 三、胡適的宗教研究 79 四、胡適心目中的新宗教 89 五、結論 99 第五章 牟宗三的宗教觀 100 一、前言 100 二、西方意義之宗教與東方意義之宗教 101 三、對知識分子宗教觀的批評 107 四、對基督教的態度 110 五、對佛教的態度 113 六、道德宗教的實踐與完成 115 七、結論 119 第六章 唐君毅的宗教觀 120 一、前言 120 二、試論唐先生對宗教的理解 121 三、哲學與宗教 125 四、新宗教精神 129 五、結論 133 第七章 唐君毅與牟宗三宗教觀的比較 134 一、前言 134 二、宗教認知的異同 135 三、宗教內涵的異同 142 四、宗教境界的異同 150 五、結論 159 第八章 唐君毅的「儒家宗教精神」說 161 一、前言 161 二、中國文化的宗教問題 162 三、近代思想家其宗教觀念的走向 166 四、儒家的宗教精神 172 五、儒家「三祭」的宗教性活動 176 六、結論 179 第九章 唐君毅的「宗教人文精神」說 181 一、前言 181 二、人類宗教的多元發展 183 三、「神本」與「人本」的結合 189 四、宗教精神的復位與實踐 194 五、結論 198 第十章 徐復觀的宗教觀 200 一、前言 200 二、對原始宗教的批評 201 三、對原始宗教的轉化 206 四、人文化宗教 210 五、陰陽汽化宗教 213 六、結論 217 第十一章 錢穆的宗教觀 219 一、前言 219 二、東西文化差異下的宗教觀 220 三、魂魄的靈魂觀 230 四、鬼神的信仰觀 234 五、結論 238 第十二章 史作檉的宗教觀 240 一、前言 240 二、宗教與哲學的關係 241 三、宗教的道德實踐 249 四、宗教的形上美學 257 五、結論 268 第十三章 從唐君毅《人生之體驗》談儒學的生命教育 270 一、前言 270 二、《人生之體驗》的生命教育 272 三、儒學「明宗」的生命教育 278 四、儒學「立體」的生命教育 282 五、儒學「呈用」的生命教育 286 六、結論 289 第十四章 從唐君毅的《病裏乾坤》談儒學醫療290 一、前言 290 二、疾病與醫療 292 三、痛苦與超越 298 四、儒學與醫療 303 五、結論 308 第十五章 牟宗三《圓善論》的生命關懷 310 一、前言 310 二、心性與靈魂的判別 311 三、「命」的本質與工夫 319 四、德福一致的生命關懷 328 五、結論 327 第十六章 傅偉勳的佛教生死觀 328 一、前言 328 二、從終極關懷到終極真實 329 三、從終極真實到終極目標 336 四、從終極目標到終極承諾 340 五、結論 345 第十七章 史作檉的生死觀 347 一、前言 347 二、自我生命探索下的生死體驗 348 三、形上學方法下的生死論述 357 四、從原始到人文的生死安頓 367 五、結論 380 |
ISBN | 9789576689642 (平裝) |
點閱次數 | 397 |
建檔日期 | 2020.09.18 |
更新日期 | 2020.09.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