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梁‧釋寶亮注《大般涅槃經》思想研究=A Study of Bao-liang\'s Annotations to the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作者 周佩儀 (撰)=Chou, Pei-yi (compose)
出版日期2019
頁次152
出版者國立政治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cc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涂艷秋
畢業年度107
關鍵詞南朝佛教=Buddhism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佛性=Buddha-nature; 《大般涅槃經集解》=Mahāyāna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with Collected Annotations; 釋寶亮=Bao-liang; 神明妙體=bright spirit and inconceivable substance
摘要《大般涅槃經》的譯出,為南朝發展至高潮而漸顯疲乏的般若「空性」思想轉出新說,「佛性」主題的研究,由外在形上真理的探索轉向對心性與主體的關注。本文即以《大般涅槃經》為基礎,探析涅槃師寶亮注經之思想內涵,以其「神明妙體」概念為起點,思考「神明」與「妙體」的結合,如何避免與佛教傳統之神我掛搭,而作為一個有效的修行主體、涅槃主體。
  本文從三個方面分述寶亮佛性論:二到四章為體性論,第五章為體用論,第六章為實踐論。第二章論因地佛性,繼承《勝鬘經》所言而以「避苦求樂」之「神解」為正因佛性之內涵,作為中道種子是眾生內在成佛的基礎條件,緣因佛性則指觀照之智與一念善心,分別指行善的指導要素與實際實踐。第三章接著討論果地佛性,果佛性與果果佛性分別指金剛後心的那一剎那的所得的佛果,與此後統攝涅槃總德之總名的佛果妙體,後者以第一義空為體但體相不可說,寶亮僅以「百非所不得的涅槃之體」描述它不可狀述卻又妙有的存在情狀。第四章論因果佛性的關係及相關問題,首先釐清「二因二果」的佛性架構,著重討論二因之關係,發現寶亮在「論理」與「今」說二說中強調兩種佛性「必須相帶」而共成佛果之關係。再者,以「十二因緣甚深之理」統攝因地如來藏與果地如來法性「始終相續」的關係,指出十二因緣無自性空的表象後存在著作為實相的「神明妙體」,透過十二因緣之理認識「神明體真」才是「始終法門」。最後指出寶亮本有、當有佛性之立場。第五章討論體用論,聚焦於神明妙體、真俗二諦的概念,嘗試為寶亮建構佛性作用的體用架構。由真俗二諦所共成的神明妙體,有兩個重要的功用,一是作為因果業報的主體,二是使修行成為可能的基礎意義。寶亮寄因果業報於神明,神明作為因果業報的依憑,所有癡用、神解、善行依此得以交互作用乃至完成去黯除蔽的過程,說明在念念相續心識的表象之後,仍存在真正維持業報主體為同一的依持。妙體同時也是使正因與緣因能夠共同作用的樞紐,為眾生提供修行的可行性。第六章以中道為中心,討論寶亮在佛性的基礎上,如何為不同的修行者制訂不同的方法,開顯其佛性而達到涅槃。並論及菩薩三十七道品修行法,對心識中善念的作用與相續做出詳細的描述。
  寶亮在《大般涅槃經》的眾多注家當中,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在當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由「二因二果」架構的建立,到「神明妙體」概念的提出與體用論的建構,寶亮學說未必面面俱到,但在佛性論的論述上無疑有其獨特性,他承接般若空性,又轉而闡揚涅槃佛性,乃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世真如法性的發展。
目次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6
一、研究對象 6
二、研究材料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前人研究回顧 11
一、寶亮思想相關研究,包含涅槃佛性論發展概況 11
二、《大般涅槃經》之佛性論思想 16

第二章 神明妙體之體性論——因地佛性 19
第一節 正因佛性 21
一、《勝鬘經》之「自性清淨心」 22
二、〈師子吼菩薩品〉之「一種中道」 28
三、避苦求樂之解用 31
第二節 緣因佛性 36
一、一念善心、萬行之善 36
二、觀照之智、正解中道 38
三、一闡提之斷善根、非斷佛性 40

第三章 神明妙體之體性論——果地佛性 44
第一節 果佛性與果果佛性 45
一、果佛性 45
二、果果佛性 50
第二節 百非所不得的涅槃之體 52

第四章 因果佛性的關係 61
第一節 因果佛性之區分 61
第二節 因果佛性的甚深之理 65
第三節 因果佛性中的本有與當有 73

第五章 神明妙體之體用論——真俗二諦 80
第一節 真俗二諦的界線劃分 80
一、證果與否 81
二、凡聖區別 82
第二節 真俗共成神明法 85
一、共成神明之「真」與「俗」 86
二、真俗共成之「神明」 96

第六章 實踐論 106
第一節 實踐的基礎:三種中道 106
一、明離斷常有無中道 106
二、明實相中道 108
三、辨相續中道 110
第二節 實踐的方法:凡夫、二乘與菩薩 114
一、凡夫的修行方式 114
二、二乘的修行方式 119
三、菩薩的修行方式 121
第三節 菩薩三十七道品修行法 129
一、總說境智 130
二、偏論三十七道品之九位說 131

第七章 結論 138
一、佛性體性論之省思 138
二、「神明妙體」體用論之省思 140
三、修道論之省思 142
四、研究侷限與展望 144
附錄  《菩薩瓔珞本業經》之菩薩修行五十二位階 146
參考文獻 149
一、古典文獻 149
二、近人著作 149
三、期刊論文 150
四、學位論文 151
五、外文文獻 151
六、電子資源 152
點閱次數91
建檔日期2021.11.16
更新日期2023.01.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2753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