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原《原人論》之「原人」 ―― 兼回應已故聖嚴法師《華嚴心詮》――
作者 李志夫 (著)=Li, Zhi-fu (au.)
出處題名 2017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出版日期2019.03
頁次147 - 164
出版者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uayen.org.tw/index.aspx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中華佛學研究所 名譽所長
關鍵詞《原人論》; 宗密; 《華嚴心詮》; 如來藏; 儒佛會通; 判教
摘要 聖嚴法師 2006 年寫作《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後,曾希望筆者作點回應,本文即是為答法師之命而作。為完成此作曾參考法音法師《宗密思想綜合研究》,並曾親自請教宗密「原人」之意涵以及與印度傳統哲學如《梨俱吠陀》之關係等問題,幸蒙法師特別撰寫〈試論印度哲學之〈Puruṣa 原人〉與宗密所論〈原人〉究竟有無思想關聯性──以回應李志夫教授所問宗密〈原人〉之語義問題〉,來回應筆者的提問。文中法音法師深入探索《梨俱吠陀》的原人與數論學派的神我義,認為宗密「靈知獨存」的原人義與此二者有其相似性,也與《大乘起信論》的「如實不空」、《成唯識論》的「中有」、中土的「靈魂」義也有很深的關連。本文就是在法音法師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對宗密的原人義再做闡發與反思,以此作為對聖嚴法師的回應,也是對法音法師的回應的再回應。
總結宗密《原人論》的特色與貢獻如下。宗密開先例將儒、道二家納入佛教判教的體系,利用儒家孟子、韓愈的「原人」用語,並將「原人」從人文的提高到宗教的層次。他利用《如來藏經》「眾生皆有如來藏」的命題,將同為人本主義的儒、道二家判為「人天乘」,在邏輯上是周延的。宗密的判教受法藏判教的影響,但是立人天教,略去終教,並合頓教與圓教,而成人天教、小乘教、法相教、破相教、一乘顯性教,以建立其禪(頓)教(圓)一致、知(教)行(禪)合一的思想,化解了天台與華嚴有關圓、頓問題的諍論。他認為圓教的核心乃是華嚴的「一真法界」,而「如來藏真心」即是「原人」。
然而宗密的原人義也有值得商榷之處。把非佛教信仰的儒、道列入人天教,似乎有些突兀,使用源自印度哲學的 Puruṣ a,借用孟子、韓愈的「原人」一詞,未說明出處,但未清楚交代儒道與佛教的不同用法。更重要的是,宗密簡化了儒、道之宇宙論而成為「氣化生存天地人,有情眾生死後又化為氣,永在生死輪廻」,所以說儒、道為人天教,而省略了儒、道的神人、至人乃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也是超越人、天現實的。
目次一、引言 148

二、法音法師「論原人」:《試論印度哲學之(Puruṣa 原人)與宗密所論(原人)究竟有無思想關聯性》?──以回應李志夫教授所問宗密(原人)之語義問題。 149

三、宗密《原人論》摘要 151
(一)人、天教 151
(二)小乘教 152
(三)大乘法相教 152
(四)大乘破相教 152
(五)一乘顯教者 152

四、簡喻宗密大師《原人論》之邏輯體系 154

五、中、印原人之異同 157

六、對宗密《原人論》「原人」之反思 159

七、結語 161
(一)宗密大師《原人論》的貢獻 161
(二)宗密《原人論》也有值得反思的 162
(三)本文的主旨 162
點閱次數483
建檔日期2021.12.06
更新日期2024.01.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2961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