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二十世紀上半葉藏傳佛教於漢地之發展──以上海地區為例=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at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Focusing on the Case of Shanghai Area
作者 陳怡靜 (著)
出版日期2017
頁次1 - 80
出版者佛光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ebsite.fgu.edu.tw/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佛教學系
指導教授劉國威
畢業年度105
關鍵詞上海; 二十世紀上半葉; 漢藏佛教交流; 藏傳佛教; 息災法會
摘要二十世紀上半葉漢地興起一股學密熱潮。上海為中國最繁華、最現代化的城市,其特殊的政治歷史、雄厚的資源及開放的人文發展空間,不僅擔任起佛教復興的動力,也促發藏傳佛教與上海佛教界交往熱絡,掀起上海漢藏佛教文化交流燦爛的篇章。
  藏傳佛教就一客體文化能在以漢傳佛教為主體之上海地區蓬勃發展,必有其背景條件及發展要素之必然性,故緊扣下列三個問題:上海創造了何種條件吸引藏傳佛教來此發展?藏傳佛教具備了那些元素、特色得以獲得上海社會之認同?藏傳佛教借用上海何種資源或渠道進行傳布?藉此思索其中之必然。
  本文從二十世紀上半葉上海歷史社會變遷及佛教復興發展,梳理此時期藏傳佛教能於上海發展的內、外部條件,進以當時史實中藏傳佛教之蒙藏高僧與上海社會活動內容及佛教界舉辦之法會內涵,來了解藏傳佛教對於上海社會之吸引力、被需求性及所運用之社會文化資源。並藉由擷取黃夏年主編的《民國佛教文獻期刊集成》之相關第一手期刊文獻作為歷史敘述及呈現。
  本論文綜觀二十世紀上半葉藏傳佛教在上海之發展歷程,瞭解藏傳佛教的因時局動亂、順應而來及因勢而起,並如何適應社會各階層之需求,受各界護持,為漢藏佛教交流帶來具體豐富的貢獻與影響。希冀本成果,有助於讀者對於上海地區漢藏佛教交流之現象及貢獻,除了有更全面的瞭解,也能引起學界對於二十世紀上半葉之漢藏文化交流有更多的關注及新的思考角度。
目次目錄
摘要 I
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7
第二章 上海之歷史時空及發展條件 9
第一節 外部條件──上海之歷史條件 9
一、 政治面向 9
二、 經濟面向 11
三、 社會文化面相 12
第二節 內部條件──上海之佛教復興 12
一、 佛教復興之萌芽初試階段(1900 ─ 1917) 15
二、 佛教復興發展鼎盛期(1918 ─ 1936) 17
三、 救亡護國階段(1937 ─ 1949) 20


第三章 蒙藏高僧至滬宣化弘法活動 23
第一節 諾那上師(1865 ─ 1936) 26
第二節 白普仁尊者(1870 ─ 1927)及多傑覺拔格西(1874 ─ ? ) 29
第三節 九世班禪(1883 ─ 1937) 33
第四節 喜饒嘉措格西(1884 ─ 1968) 42
第四章 法會興辦呼應社會需求 44
第一節 「丙子息災法會」、「超薦戰地英靈水陸法會」、「己丑度亡利生息災法會」法會背景 46
一、 丙子息災法會 46
二、 超薦戰地英靈水陸法會、己丑度亡利生息災法會 48
第二節 「丙子息災法會」、「己丑度亡利生息災法會」之表現意涵 52
第五章 結論 62
參考書目 66
一、 佛教典籍 66
二、 專書和論文(依姓名筆劃序分) 66
三、 西文專書和論文 73
四、 網路資源(依網路瀏覽日期排列) 73
點閱次數133
建檔日期2022.06.17
更新日期2023.01.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313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