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重玄與道性:唐代老子學詮釋向度研究=“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and “Daoist nature”: The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dimension of the Laozi of the Tang Dynasty
作者 呂慧鈴 (著)=Lu, Hui-Ling (au.)
出版日期2016
頁次323
出版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tn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祖漢
畢業年度104
關鍵詞重玄=Chongxuan; 道性=TaoTeChing; 老子學=Commentry of Laozi; 成玄英=Li Rong; 李榮=Li Rong; 唐玄宗=Tang Xuanzong; 杜光庭=DuGuangting
摘要 本論文以「重玄與道性:唐代老子學詮釋向度研究」為題,展開對於唐代「重玄思潮」下之「老子學」進行研討─包含唐初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李榮《道德經注》、中唐《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及晚唐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四家之《道德經》注疏文本,分析重玄老子學之理論內容、思想體系與尋繹《老子》之哲學詮釋可能的價值。
  首先,在〈緒論〉中指出學界習稱之「重玄學」,雖不全是指「老子學」,但確實是有唐一代道教老學的主要注釋宗趣。狹義之重玄學,乃在「道教老學」的範圍內以「重玄」為注釋宗趣或思維方法,如南朝以迄唐代之老子注釋的「道」論,多以「非有非無」釋道;廣義之重玄學,是指道教老學之外,包含道教莊學以及其他以重玄為思維方法所造作的道書。而本論文著眼點即在於唐代以重玄思想注釋《老子》之老學理論內涵與特質之闡述。
  重玄,以「雙遣邊見」與「遣之又遣(不滯於不滯)」的思維方式著稱,不斷「蕩相遣執」的背後,關涉著唐代重玄老子學思考「道」之詮釋基於「實踐」如何可能的問題,故開展出以下幾個攸關「實踐之道」的重要論題:(一)反思南朝以來道教「道者氣」受到佛學質難為「生滅法」,轉而以「道者理」迴諍佛教對於「常住之道」的要求,實則「以『理』為道」,乃是一「虛通(極)之理」,介乎「實體性之道」與「非實體性之道」之間的特殊存有論型態的道論。 (二)「重玄之道」之諦義自「深遠之玄」與「不滯之玄」一體而兩面為論,既以「作用的」無與空遮遣一切萬物存在之自性,指出現象諸法皆空,但卻又肯認「道性」是一切存在的依據,在此可說「重玄之道」「空」現象卻「不空」形上道體,試圖指出萬法的不定常性(「不滯之玄」),卻又企欲保住「道」對世間萬物之存有論的說明(「深遠之玄」),可以說「重玄之道」相較於佛教,是屬於趨「有」的哲學,而佛教屬於趨「空」的哲學,但二者在理論上並非截然對立扞格,因為道家之「自然」基本上沒有否定「因果(緣)」。 (三)「道性」觀念之施設,形成「道之性」與「眾生道性」的觀念群,藉由「窮理盡性」一語彙闡發「閉緣息想」之身心工夫,此即將老子「正言若反/損之又損」之工夫運用於說明人之「真性」的開顯過程,以「重玄之道」為「性」、亦以「非有非無」為「性」之存有形式,可說唐代重玄老子《注》《疏》建立了老學史之心性論基礎,「性」既得之於道、卻又以無所偏滯為「性」。 (四)「道是否為至極之法」此一論題在佛教質難下,老子注疏家透過重玄「非一非異」之思維方式,辯破道/自然既非「同一」、亦非「差異」,指出「自然為本,道為迹」或者「道性自然」之義理,以之巧妙地替「道」與「自然」之間透過「性」找到二者「既同非同」的玄妙關係,在此,或許也是「眾生道性」思想建立的內在動機,既不沉滯於「道」的實體性,又能兼顧「道」作為「萬物之自然」的說明。 (五)「重玄」與「道性」此二具有對反張力的兩個觀念,一方面「遮詮」任何定性之道的可能,以「重玄」為道之勝義諦,一方面「表詮」道之俗諦義,指出道導引凡眾成道的人性內在之源,可說是基於「實踐」而肯定之「道」,避免以思辨概念所摶鑄之「道」的虛妄性或超越想像性,但又一方面不得不安立眾生「成道之性」以指出體道的可能性。故自唐初成玄英、李榮以「理」論道,轉至唐玄宗以「導(導引凡眾)」為道、至若晚唐杜光庭以「通」釋道,可以說唐代重玄思想下之「道」論詮釋,經歷了道之由客觀化、虛理化→而世俗化、事用化→最後,再以「通」釋道試圖綰合天/人或道/物之間可能的罅隙,而至此,可說重玄之道最後是希望連通「神聖」與「世俗」兩界者,故有「道域即生死域」這樣的直截論法。(六)關於「身體觀」與「『體』道」,乃從「精神的身體化」與「身體的精神化」兩面為論對於修道過程的意義,即「體道」須經歷精神能量的強化與肉身能量的強化,前者指「即身無身」或「觀身無常(一身是幻)」,後者指向「長生或昇仙」,如云「鍊形為氣,出三界之外」,即不但修道須即於「身心整體」,精神的超脫或形軀的逆轉亦皆是證道者可能發生的「雙向」的身心現象。
  總上,唐代重玄思想下之老子學,發展出許些對於《老子》之「創造性詮釋」的論題,如「身體觀」、「道/自然」之非一非異論、「道物非一非異」等新的論題,而更重要的是老子之「道」在重玄思想的浸淫、引入中,更加凸顯了道家之「道」的「玄理」深義與特殊性格,介乎儒學之「實理」與佛教之「空理」間,可說是一種具有特殊形態之存有論的「道」,是一套著重於闡發「道/物非一非異」的老學哲學體系,一方面融會佛教性空義理,一方面建立起自身道教哲學的主體性,更使得老子之「道」論,產生一種介乎「實體論」與「非實體論」之間的哲學型態,可供當代道家詮釋研究進一步對比研究。

This paper adopts the title of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and "Daoist Nature": The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Dimension of the Laozi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explores Laozi under the Twofold Mystery thought of the Ta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four versions of Tao Te Ching which are Cheng Xuanying’s Commentary to Laozi(”Dao Der Jing Kai Ti Xu Jue Yi Shu”) and Li Li-Rong’s Commentary to Laozi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Tang Xuanzong’s Commentary to Laozi in the mid Tang Dynasty, and Du Guangting’s Commentary to Laozi (“Daode zhenjing guang sheng yi”)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The theory content and ideology of the Twofold Mystery of Laozi are analyze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ozi is explored to unravel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Laozi.

The author found that under the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thought of the Tang Dynasty, some "creative hermeneutics" were developed for Laozi, such as "body cultivation", "the nature of the Dao/Dao-Nature" and "neither one nor difference". What was more important wa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fold Mystery (Chongxuan)” thought, the "Dao" of Laozi further illustrated its deeper meaning and special character. On one hand it introduced emptiness (voidness) of Buddhism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o",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established the subjectivity of Taoism philosophy, making the "Dao" in Laozi a philosophy between "substantialism" and "non-substantialism" whi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contemporary Taoism interpreters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目次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背景1
一、研究範圍1
(一)重玄與唐代老子學2
(二)唐代《老子》注疏四家的研究料揀3
1.「重玄」定位5
2.「道性」在唐代老子學被顯題化10
3.唐老子義理雙璧:「重玄」與「道性」16
第二節 研究背景21
一、客觀面研究背景22
二、主觀面研究背景25
三、研究目的及焦點問題25
  (研究目的小結)31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32       
一、「重玄」研究32
二、唐代老子學之專文研究43
三、晚近當代道家詮釋方法48
四、日本學者重玄老學研究5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5
一、研究方法55
二、方法反思59
(一)提問的必要60
(二)提問的原則63
三、研究方法小結
第五節 預期之研究價值65
一、開拓思想史的研究面向65
二、發展或深化老子學與老子學史66
三、提供中國經典注疏傳統一個新的注解形式或典範66
第二章 「著作概況」與「學術論題」68
第一節 注疏概況與成書時間68
一、成玄英《道德經義疏》68
二、李榮《道德真經注》70
三、唐玄宗《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73
四、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76
第二節 「道性」與「重玄」:道經觀念史初探78
一、隋唐「道性」淵源概況79
(一)道性即法性79
(二)道性「自然」81
(三)眾生道性87
二、初唐道經中的「重玄」93
(一)天都93
(二)大羅與重玄93
(三)重玄與大乘95
第三節 佛道論諍之「學術論題」98
一、玄道可否言詮99
二、「道者『氣』」至「道者『理』」101
三、道之有知/無知論103
四、道與自然「非一非異」104
五、道之有體/無體107
六、結語109
第三章 老子之「道」的詮釋向度轉變110
第一節 以「理」釋道110
一、韓非:物各異理110
二、王弼:舉其至理111
三、成玄英、李榮:以理言道113
(一)重玄之道,理歸無滯113
(二)虛通之理,眾生正性114
(三)窮理盡性,主客俱泯115
(四)「非一非異」之理118
第二節 以「通」釋道124
一、以「通」釋道流衍125
(一)成玄英:「虛玄」故能通生萬物125
(二)李榮:「通生」著「道」,「畜養」彰「德」126
(三)玄宗:妙本通生126
二、杜光庭:「通」─深玄之關鍵127
(一)道以虛無為「體」127
(二)道為萬物之「本」129
(三)道以「通生」為用131
第三節 以「道氣」為道137
一、老子學之「道氣」觀念源流138
(一)《想爾注》:道之別氣138
(二)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氣,道氣也」139
(三)李榮《道德經注》:必資道氣140
(四)唐玄宗《御疏道德真經》:氣為生本140
二、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之「道氣」思想141
(一)學界對《莊子》「通天下一氣」的詮釋142
(二)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之「道通一氣」思想149
第四章 《老子》注疏之「重玄論」與「道性論」163
第一節 重玄論163
一、成玄英之「重玄」論163
(一)深遠之玄與不滯之玄164
(二)無始無終,而終而始169
(三)義有抑揚,教存漸頓171
(四)道物之間「不一不異」172
(五)一中之道177
二、李榮之「重玄」論183
(一)非「常」非「無常」184 
(二)非有非無,運行不滯186     
(三)虛中動氣,故曰道生188
三、玄宗之「重玄」論189
(一)法性清淨,是曰重玄189
(二)從「妙本無二」到「妙本通生」192
四、杜光庭「重玄」論200
(一)元氣清淨206
(二)法性清淨207
(三)自然清靜210
第二節 道性論213
一、漢魏老子之「道性」觀214
(一)漢老子之「道性不為惡事」214
(二)魏老子之「道不違自然」論215
二、唐老子「道性自然」論216
(一)成玄英:道為迹,自然為本218
(二)李榮:「自然即是道之根本」225
(三)玄宗:「道法自然之性也」228
(四)杜光庭:反對「自然生道」229
第五章 身心之學234
第一節 心性論235
一、「性」的主要意義235
(一)虛通之道與眾生正性235
(二)性本情末,返歸正性237
(三)窮理盡性與重玄之道239
二、心的狀態與工夫243
(一)心的變動狀態243
(二)心上工夫修養247
第二節 身體觀256
一、身體的精神化258
(一)即身無身,根塵兩幻258
(二)「三一之致」亦空 267 
二、精神的身體化279
(一)身體結構279
(二)長生輕舉 285
三、政治隱喻的身體299
(一)理國但理身爾299
(二)無為:身國同構299
(三)身/國非一非異301
第六章 結論306
一、思想史之價值306
(一)唐代老學史306
(二)中國老學史 307
(三)道教老學史313
二、哲學史的價值315
點閱次數455
建檔日期2022.06.30
更新日期2023.01.1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437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