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真諦三藏對阿黎耶識的建構 – 具有認識論意義的存有論=The Construction of Alaya-vijnana by Paramartha - with the Existence Meaning in Wei-shih School
作者 釋聖凱
出處題名 閩南佛學:第三輯(2004)
出版日期2005.09
頁次231 - 244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真諦; 玄奘; 一意識師; 三藏
摘要從《攝大乘論》中阿黎耶識的“攝藏”義出發,護法、玄奘一系建立了“互為攝藏”,這當然不符合無著的本意。但是,沿著“攝藏”,完全有建立“互為攝藏”的可能。真諦繼承了無著、世親的思想,建立一重攝藏的能所關係,而且指明執藏阿黎耶識的主體是阿陀那識與意識,這是其創新的地方,也是其“一意識師”立場的表現。從能藏、所藏、執藏的說明,到自相、因相、果相的建立,從而建構了“互為緣性轉相”。無著、世親的立場基本上是從種識不分來闡明阿黎耶識的三相,玄奘增補“三性”來說明“三相”,其旨在於引導種識不分的“三相”說,走向以現行阿黎耶識為中心的“三性”說。後來,玄奘門下各依種子與現行阿黎耶識來解釋三藏,其根源在於玄奘的體系裡本身所蘊含的。而真諦則是繼承無著、世親的思想,是唯識古義的忠實者。而將阿黎耶識視為果報識,其性類是無覆無記,則是古今唯識所共同的觀點。
目次一、能藏、所藏與執藏 233
二、因相、果相與自相 235
三、異熟與無覆無記 237
四、緣識與用識 238
點閱次數287
建檔日期2022.07.21
更新日期2022.07.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569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